[发明专利]防伪产品的生产、识别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47112.0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4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强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产品 生产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防伪产品的生产、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实现产品的防伪,主要采用的是通过在产品上打印可变二维码的方式来实现一物一码,那么消费者就能够通过手机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的方式来辨别产品的真伪,具体的辨别方法,则是将二维码的扫描结果与云端存储的该二维码的数据进行比较,一般的辨别策略是默认首次查询为真,重复查询为假。但是,该技术还是存在着防伪的漏洞,并不能够完全实现产品的防伪。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防伪产品的生产、识别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产品鉴别真伪的成功率,并为产品防伪提供多重防伪保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伪产品的生产方法。
该生产方法包括:
对生产的产品上所附着的固定二维码、可变二维码以及一维条码分别进行拍照并对固定二维码的照片、可变二维码的照片以及一维条码的照片进行本地存储;
通过对固定二维码的照片、可变二维码的照片以及一维条码的照片进行处理来提取固定二维码、可变二维码以及一维条码的特征信息;
将固定二维码、可变二维码以及一维条码的特征信息上传至云端。
其中,在对产品上附着的信息进行拍照时,拍照的对象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期。
相应的,该生产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对象的照片进行本地存储;
通过对对象的照片进行处理来提取对象的特征信息;
将对象的特征信息上传至云端。
其中,固定二维码、可变二维码、一维条码、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期附着在产品上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激光打码;
喷码;
印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防伪产品的识别方法。
该识别方法包括:
通过对防伪产品上所附着的固定二维码、可变二维码、一维条码分别进行扫描,提取防伪产品的固定二维码、可变二维码以及一维条码的特征信息;
基于提取的一维条码的特征信息在预先存储在云端的防伪产品的防伪信息中查找对应防伪产品的固定二维码的特征信息和可变二维码的特征信息;
将提取的防伪产品的固定二维码的特征信息和可变二维码的特征信息与在云端查找的预先存储的固定二维码的特征信息和可变二维码的特征信息分别进行对比;
在对比结果为提取固定二维码的特征信息、可变二维码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固定二维码的特征信息、可变二维码的特征信息均相同的情况下,则识别防伪产品为正品。
其中,如果对比结果为提取的固定二维码的特征信息、可变二维码的特征信息中存在任意一项与预先存储的固定二维码的特征信息、可变二维码的特征信息不相同的情况下,则识别防伪产品为伪造品。
可选的,该识别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防伪产品上附着的信息还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期中任意一项的情况下,则对附着的对象进行扫描来提取对象的特征信息;以及
将提取的对象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在云端的对应防伪产品的该对象的特征信息进行对比;
在提取的该对象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在云端的对应防伪产品的该对象的特征信息均相同的情况下,则识别防伪产品为正品。
并且,该识别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提取的该对象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在云端的对应防伪产品的该对象的特征信息中存在任意一个对象的对比结果为不同的情况下,则识别防伪产品为伪造品。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防伪产品的生产装置。
该生产装置包括:
拍照存储模块,用于对生产的产品上所附着的固定二维码、可变二维码以及一维条码分别进行拍照并对固定二维码的照片、可变二维码的照片以及一维条码的照片进行本地存储;
处理提取模块,用于通过对固定二维码的照片、可变二维码的照片以及一维条码的照片进行处理来提取固定二维码、可变二维码以及一维条码的特征信息;
上传模块,用于将固定二维码、可变二维码以及一维条码的特征信息上传至云端。
其中,在对产品上附着的信息进行拍照时,拍照的对象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期。
可选的,该拍照存储模块,进一步用于对对象的照片进行本地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强,未经王晓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71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格栅灯具
- 下一篇:一种洗手间门上的感应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