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38246.6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5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程乐意;曹先常;刘杰;张嘉陵;陈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27/00 | 分类号: | C10B27/00;F22B1/18;F22D1/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999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炉 煤气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热回收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焦炉在炼焦过程中,炭化室产出大量的荒煤气,经过焦炉上升管、桥管、集气管冷却集合后送入化产系统进行净化处理。在一个结焦周期内,单孔炭化室产出的荒煤气近10000m3,荒煤气经过焦炉上升管时温度高达650℃,含有大量的显热。为降低焦炉荒煤气温度便于后续焦化工艺处理,传统工艺采用喷氨水急冷的工艺冷却高温荒煤气,使荒煤气急剧降温至80-85℃。该工艺流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荒煤气显热,而且消耗大量的氨水、又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和电力,增加污水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系统,包括除氧器、汽包、一组或一组以上的上升管换热器组,所述上升管换热器组由多个上升管换热器并联组成;给水通过所述除氧器与所述汽包相连,所述汽包与所述上升管换热器相连形成一个汽水回路;
给水经过所述除氧器除氧后输送到所述汽包内,所述汽包内的给水分流成若干分支分别流经每个所述上升管换热器的给水通道,给水在给水通道内被加热形成汽水混合物被送回所述汽包内,汽水混合物在所述汽包内汽水分离,分离出来的蒸汽输出使用。
较佳地,所述汽水回路上设置有强制循环泵。
较佳地,所述给水通道包括进水口和出汽口,每个上升管换热器组内的多个上升管换热器的进水口并联连接到一进水联管上,每个进水联管并联连接到一进水总联管上,所述进水总联管再通过进水总管连接所述汽包;
每个升管换热器组内的多个上升管换热器的出汽口并联连接到一汽水联管上,每个汽水联管并联连接到汽水总联管上,所述汽水总联管再通过汽水总管连接所述汽包。
较佳地,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上升管换热器的下端,所述出汽口设置在所述上升管换热器的上端。
较佳地,所述进水总管上设置有强制循环泵。
较佳地,所述上升管换热器包括内管和套设在所述内管上的外管,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为供给水流经的给水通道;荒煤气流过所述内管的内部,并通过所述内管的管壁与所述冷却通道内的给水进行热交换。
较佳地,所述内管采用无焊缝金属材料结构。
较佳地,所述内管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耐高温防腐蚀抑结焦涂层。
较佳地,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螺旋状盘在所述内管外侧壁上的盘管或呈N型布置在所述内管外侧壁上的异型水夹套,所述给水流经所述盘管或所述异型水夹套。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系统实现了焦炉荒煤气稳定高效回收,上升管换热器组的设置,能够充足的回收荒煤气显热,回收的显热量大,同时其结构紧凑,对焦炉生产无影响;运行稳定,互不干涉,上升管换热器更换、维护起来较方便;
2)本发明提供的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系统中,采用上升管换热器来进行荒煤气显热的回收,其回收的显热量大,显热回收效果好,安全性能高;
3)本发明提供的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系统中,在上升管换热器组的进水总管上设置有强制循环泵,实现汽包与上升管换热器组之间的强制循环,从而使流经上升管换热器的荒煤气的温度、产量的波动不会影响到整个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系统的安全;同时,强制循环泵的设置,有利于流经上升管换热器的水汽均匀分布。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上升管换热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上升管换热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发明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82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塑料炼油设备的减振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氮化物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