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装箱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6623.2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7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吴上伟;邓明星;陈铭聪;饶建红;胡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06 | 分类号: | B65B5/0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箱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装箱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将产品封装箱体中。在以往,这一工序往往由人工来加以实现。但是,人工装箱效率低下,需要浪费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在人力资源的稀缺的情况下,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自动化方式来完成产品的装箱工作。
在大规模工业化应用中,为了追求高速的装箱效率,并且尽可能的减少人工干预,针对不同的需装箱的产品,其采用自动化装箱的方法和设备也不相同。例如对于瓶装饮料等上部口径较小,下部尺寸比较大的产品,产品排列在一起后,在上半部分相邻产品间能够有多余的空间可供夹具夹持,而且此类产品在箱子中往往也仅装一层,因此,此类产品的装箱方法一般是先将箱子的底部封好,然后用夹具夹持产品从箱子的上端开口放入,从而完成装箱工作。但是,这种方式对于盒装(例如月饼盒)的产品则不太合适,特别是对于较多盒子堆垛在一起进行装箱的情况下。目前,对于盒子堆垛自动化装箱的方法,一种是将箱子下端开口封住,然后采用吸盘吸住盒子并从箱子的上端开口放入,这种方式较为常规,但是对于需要将产品以堆垛的形式(产品叠放成多层后进行装箱)装箱时,则需要一层一层进行装箱,装箱效率低。另一种方式则是将箱子的开口朝向侧方开设,装箱时将产品堆垛从箱子的侧方开口推入,从而一次性完成装箱,但是由于开口在侧方,也即箱子的开口没有支撑物,因此在装箱过程中箱子容易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变形,从而给装箱效率造成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的将盒装产品以堆垛的形式进行装箱的自动化装箱方法和设备。
发明思路:一般的自动化装箱方法、设备中,由于在流水线上传送的都是产品,生产线上的机械手也都是针对产品进行开发的,因此常规的思维都是将箱子固定,然后再考虑如何用机械手来抓取产品并放入箱子内。但是如对比文件分析的,如果将箱子固定,则无论开口朝向何方,其总会有一些缺陷。为此,本申请发明人改变常规方法,转而在装箱时将产品以堆垛的形式先固定好,然后在将箱子从上往下套入堆垛中,这样就能够实现一次性装箱的同时避免箱子变形的问题。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了一种自动装箱设备,包括:
承托组件:从待装箱的堆垛的下方承托堆垛,该承托组件在水平面的投影面落入所述堆垛在水平面的投影面中;
套箱组件:抓取初步成型的箱体,将箱体从上往下套入堆垛,直至堆垛完全套入箱体的本体中;
封口组件:将箱体下端的下封口板翻转至箱体下端的开口处以支撑堆垛的底部。
其中,所述套箱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有能够从所述箱体外表面固定所述箱体的固定机械手。
其中,所述套箱组件还包括外扩驱动装置,所述外扩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固定机械手,使固定机械手从箱体的外表面将箱体向四周拉扯,从而使箱体的内腔的尺寸略大于堆垛的尺寸。
其中,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框截面形状与所述箱体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匹配。
其中,所述固定框的上端设置有环绕固定框的围板,所述围板朝远离固定框的中心的方向倾斜设置。
其中,所述承托组件包括承托座,所述承托座包括夹持部,所述承托座承托所述堆垛时,所述夹持部夹持所述堆垛最底层产品的底部凸沿。
其中,还包括下封口组件,所述下封口组件包括预封口臂,所述预封口臂沿水平方向推动箱体的预封口板,使所述预封口板错过所述承托组件并翻转至箱体下端的开口以支撑堆垛的底部,从而令箱体下端的开口处仍预留有能够容许所述承托组件通过的承托口。
其中,所述下封口组件还包括预封口臂驱动装置,所述预封口臂驱动装置在需要预封口时将所述预封口臂驱动至所述预封口板的侧边。
其中,所述下封口组件还包括全封口装置,,当进行全封口时,所述全封口装置驱动箱体的两片全封口板相向翻转,以使两片全封口板形成“V”字形并卡住预封口板。
其中,所述全封口装置包括具有叉状部的支撑臂和驱动所述支撑臂上下运动的支撑臂驱动装置,当进行全封口时,所述支撑臂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支撑臂向上运动并使两片全封口板落入叉状部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66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配件的自动装袋装置
- 下一篇:防风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