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涡流管制冷装置的冰箱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35729.0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8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周锋子;王丹丹;李海生;李立本;张延锋;黄海明;谢四楼;王希瑞;李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9/04 | 分类号: | F25B9/04;F25D19/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涡流 制冷 装置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带有涡流管制冷装置的冰箱。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外主流的冰箱制冷方法是液体汽化制冷,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汽化时的吸热效应而实现制冷的。即在一定压力下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该热量为液体的汽化潜热。液体所吸收的热量来自被冷却对象,使被冷却对象温度降低,或者使它维持低于环境温度的某一温度。即工作物质(氟利昂或其替代品)在压缩机作用下,实现压缩→冷凝→膨胀→蒸发(吸热)的循环,达到制冷的目的。其核心都是通过节流过程使工作物质液化。用这样的装置进行降温的不足之处是:每隔一段时间需要从外界添加其工作物质。且工作物质对环境有一定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带有涡流管制冷装置的冰箱。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涡流管制冷装置的冰箱,包括高压气源、涡流管和冰箱本体,所述涡流管包括涡流室以及分别与涡流室连通的高温高压气体进管、热气管和冷气管,其中,热气管和冷气管位于一条直线上,热气管和冷气管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流量调节阀,高温高压气体进管通过管道与高压气源连接,冷气管通过管道与冰箱本体连接,且位于冷气管和高温高压气体进管之间的涡流室内设有隔板,该隔板的中心设有一直径为5mm的分离气孔,且靠近热气管一端的隔板表面上设有指向分离气孔的收敛螺旋纹。
所述冰箱本体与涡流管之间设有回流管道。
所述高压气源为空气压缩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涡流管从高压气体中分离出冷空气,作为冰箱本体的冷源,使得冰箱避免了传统含氟物质产生的不足;本发明中设有隔板且隔板上设有螺旋纹,更加有效的控制气体流向,促进冷热气体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涡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高压气源,2、涡流管,3、冰箱本体,4、涡流室,5、高温高压气体进管,6、热气管,7、冷气管,8、温度传感器,9、流量调节阀,10、隔板,11、分离气孔,12、回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带有涡流管制冷装置的冰箱,包括高压气源1、涡流管2和冰箱本体3,所述高压气源1为空气压缩机,所述涡流管2包括涡流室4以及分别与涡流室4连通的高温高压气体进管5、热气管6和冷气管7,其中,热气管6和冷气管7位于一条直线上,热气管6和冷气管7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8和流量调节阀9,高温高压气体进管5通过管道与高压气源1连接,冷气管7通过管道与冰箱本体3连接,冰箱本体3与涡流管4之间还设有回流管道12,且位于冷气管7和高温高压气体进管5之间的涡流室4内设有隔板10,该隔板10的中心设有一直径为5mm的分离气孔11,且靠近热气管6一端的隔板10表面上设有指向分离气孔11的收敛螺旋纹。
本发明在工作过程中,通过高压气源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气体通过管道进入高温高压进管在高温高压气体进管内膨胀并以高速从切线方向射入隔板一端的热气管内,且气体方向沿着设计的螺旋纹从管壁内以切线方向进入,高温高压气体就可以在光滑管壁内形成涡流。气体距离管壁越远即距离分离气孔越近的地方,气体的动能就越小,温度越低;反之,距离分离气孔的位置远的地方,气体的温度较高。由于管内负压的作用使得低温气体通过分离气孔,进入隔板的另一侧(即冷气管),冷气管出口处设有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冷气管出口处的低温气体的流出量,冷气管出口处还有一个低温气体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出口处低温气体温度。高温气体从热气管侧累积溢出,利用设置在该侧的高温气体温度传感器采集高温气体温度。高压气源上设置气体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高压气体压强以确保该装置的工作安全可靠。经过纯物理的分离后由冷源端得到的冷空气导入入制冷管道进入冰箱本体,此时冰箱铜管温度降低,从而吸收冰箱本体内的热量致使其降温。通过观察温度计传感器的数值,得到当前冰箱本体内部温度,以及通过调节涡流管的流量调节阀,可以控制冰箱本体内部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57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三联供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集热中高温加热供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