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层加卸载破坏研究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2910.6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1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孙维吉;秦冰;石占山;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109 | 代理人: | 冯懿 |
地址: | 123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层 卸载 破坏 研究 实验 装置 | ||
1.一种岩层加卸载破坏研究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前面板的机架,在机架内的底部设置有能够左右滑动的竖直加载系统;在竖直加载系统的右侧机架内设置有水平加载系统,在竖直加载系统的左侧机架内设置有左侧水平位移约束板和自适应调高系统;在机架内的上部设置有顶部竖直位移约束板和部分卸压系统;
所述竖直加载系统包括上层竖直加载板和下层竖直加载板,在上层竖直加载板与下层竖直加载板之间设置有竖直加载油缸;在下层竖直加载板右侧的上部设置有水平加载板导向台,在下层竖直加载板与机架之间设置有滑动系统;
所述水平加载系统包括水平加载板和水平加载油缸,水平加载油缸的一端固定在机架的右侧,另一端与水平加载板固定连接;所述水平加载板的下端设置在水平加载板导向台上,水平加载板的左侧面与上层竖直加载板的右侧面相接触;
所述左侧水平位移约束板通过自适应调高系统设置在机架内,其下表面与上层竖直加载板的上表面相接触,在左侧水平位移约束板与机架之间设置有滑动系统;
所述顶部竖直位移约束板的中部具有通槽,其右侧下表面与水平加载板的上表面相接触,其左侧面与左侧水平位移约束板的右侧面相接触;
所述部分卸压系统包括若干块卸压板,每块卸压板的顶部分别与一根竖直设置的螺杆的下端相连接,所述螺杆的上端均穿过机架的顶部,并通过设置在机架顶部内、外侧的第三螺母固定;所述卸压板设置在顶部竖直位移约束板中部的通槽内;
所述自适应调高系统包括调高螺杆,所述调高螺杆的下端与左侧水平位移约束板固定连接,其上端穿过机架的顶部后与第二螺母相连接;在调高螺杆的中部固定有卡块,在卡块与机架之间的调高螺杆外设置有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层加卸载破坏研究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系统与机架之间设置有垫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层加卸载破坏研究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系统由滚珠和滚珠架组成,所述滚珠活动设置在滚珠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层加卸载破坏研究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加载油缸的油缸底座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固定于机架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层加卸载破坏研究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包括透明的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通过角钢固定在强化固定架上,所述强化固定架由加强条叠加而成;在强化固定架上设置有螺栓孔,前面板通过设置在螺栓孔内的螺栓与机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层加卸载破坏研究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层竖直加载板的底部和下层竖直加载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条,所述第一加强条呈“井”字形;所述竖直加载油缸设置为四个,四个竖直加载油缸分别设置在第一加强条的交叉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层加卸载破坏研究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平加载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加强条,所述第二加强条呈双“十”字形;所述水平加载油缸设置为两个,两个水平加载油缸分别通过固定油缸卡块设置在第二加强条的交叉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层加卸载破坏研究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部竖直位移约束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加强条,所述第三加强条呈“井”字形;在所述卸压板的顶部设置有加强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层加卸载破坏研究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侧水平位移约束板的左侧设置有第四加强条,所述第四加强条呈双“十”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29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