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统建筑修旧如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2325.6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0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彭耀根;藏建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耀根;田祖源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进 |
地址: | 410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统 建筑 如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统建筑修旧如故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古旧建筑进行清理;2、选择修复材料,根据所需形状和尺寸进行修整;3、参照古旧建筑原有材料和结构并结合当地历史时期内的自然条件情况,可以使用经过仿古做旧处理的修复材料,在原有古旧建筑的基础上进行原貌修复,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也可以对新建仿古建筑进行古旧面貌重现的做旧处理,达到修新如旧的效果。本发明方法是一种颠覆性的革新方法,其修复效果显著,能够以新材料或古旧材料为原料,针对特定环境下不同面貌的古旧建筑进行有针对性的修复,使所修复的古旧建筑能够完整地展现古旧建筑应有的真实、自然的古旧全貌,本发明方法简单、修复时间短、节省原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古旧建筑修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传统建筑修旧如故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古建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由于古建修复技术纷繁复杂,每一种材质使用的顺序不同,都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在修复方面,部分地区采用原址推倒复建、重建的方式,一方面严重破坏古建本身所具有的景观价值、研究价值、学术价值、旅游价值,另一方面,对复修建筑并不进行做旧化处理,也就无法昭示其年代,未考虑古建外观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对于传统建筑古旧面貌的修旧如故,可在原有残缺古旧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修复,或对新建仿古建筑进行古旧面貌重现的做旧处理;由于古建历史年代悠久,且长期处于日晒雨淋之中,传统的古建修复只涉及局部,根据墙体受损程度进行修复,诸如:抹灰老化脱落、墙体灰缝流失、墙体风华溃烂,整体墙面的修复仍是空缺。而新建仿古建筑是指专门用于模仿与替代古代建筑、传统宗教寺观、传统造景、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古村落群,还原历史风貌概况的建筑。但是现有技术仅能做到对传统建筑的重建,而不能做到在重建的基础上对传统建筑应有的古旧面貌的重现。
近些年,国内旅游业蓬勃发展,为招揽游客,景区纷纷翻修、兴建古建筑或木结构、木石结构的仿古建筑。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古旧建筑的修复存在诸多问题。
现有技术中最好的修复方式是以旧修旧,也就是修复材料本身就是其他古旧建筑在损毁后剩下的可用原料;采用以旧修旧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古旧建筑现今的自然面貌,由于使用的原料也是古旧材料,可以真实、自然地对古旧建筑进行修复;但是这种修复方式并非是一条可长期进行的途径,其本身要求使用古旧建筑原料,这取决于不断地发现古旧建筑遗迹,对其可用原料进行清理,原料存世数量有限,并且随着使用将越来越少,古旧材料本身成本较高,并且随着数量的减少将越来越高,这将极大提高对古旧建筑的修复成本。
此外,还可以采用将新材料进行仿古做旧后进行古旧建筑修复。对于新材料的仿古做旧,需使用特定的仿古做旧制剂进行特殊处理,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能够使新材料或古旧材料真实、自然地获得与所要修复的古建面貌相吻合一致的特定技术手段,不能满足大规模古旧建筑修复的需求,此外,不能有针对性的制作出具有特殊面貌的修复材料,不能满足特殊修复对象的要求。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统建筑修旧如故的方法,所述的传统建筑修旧如故的方法是一种颠覆性的革新方法,其修复效果显著,能够以新材料或古旧材料为原料,针对特定环境下不同面貌的古旧建筑进行有针对性的特定修复,使所修复的古旧建筑能够完整地展现古旧建筑应有的真实、自然的古旧全貌,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修复时间短、节省原料。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传统建筑修旧如故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古旧建筑进行清理,保留能够使用的古旧建筑原有材料及结构,确定需要修复部分的尺寸、形状及材质;
(2)选择相应的修复材料,根据所需形状和尺寸进行修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耀根;田祖源,未经彭耀根;田祖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23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