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尾气排放机构的飞行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28560.6 | 申请日: | 2015-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3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成;罗伟;漆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D33/02 | 分类号: | B64D33/02;B64D3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飞行设备 动平衡系统 尾气排放机构 进气罩 机身内部 转动 飞行过程 技术缺陷 进风方向 气体燃烧 转动控制 转动平面 动平衡 平面相 机身 桨翼 尾气 垂直 燃烧 飞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尾气排放机构的飞行设备,属于飞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进气罩,进气罩固定于所述第二侧上,且所述进气罩的进风方向朝向所述头部的方向;动平衡系统,所述动平衡系统转动地固定于所述尾部,且所述动平衡系统的转动平面与所述桨翼的转动平面相垂直,以通过所述动平衡系统的转动控制飞行设备飞行过程中的动平衡度;尾气排放机构,固定于机身的第三侧上,用于汇集机身内部燃烧的尾气并排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位体积进入机身内部的气体燃烧不充分,而对飞行设备的正常飞行造成不利影响的技术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尾气排放机构的飞行设备。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飞行设备”,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信息采集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
现有技术中,在飞行设备机身的底部,通常设置有用于外界空气进入的进风口,用于外界的空气通过该进入口流入机身的内部,进而在发动机的作用下进行燃烧,为飞行设备的飞行提供动力。
但是,由于飞行设备在空中飞行时存在一定的飞行速度,这就使得机身周围的空气相对于机身本身存在相对的空气流速。当外界的空气由设置在机身底部的进风口流入时,由于空气相对于机身的流动方向与空气由进风口流入机身内部的方向相互垂直,这就造成了机身外的空气并不能快速、高效的流入机身中,导致单位体积进入发动机内部燃烧的有效氧原子数量减少,进而造成气体燃烧不充分,最终对飞行设备的正常飞行造成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尾气排放机构的飞行设备,通过将进风方向朝向飞行设备的头部方向,使得气流在自身相对于飞行设备的流速作用下顺利流入进气罩中,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位体积进入机身内部的气体燃烧不充分,而对飞行设备的正常飞行造成不利影响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尾气排放机构的飞行设备,包括头部、机身和尾部,所述机身包括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和第四侧,且所述第一侧上设置有用于所述飞行设备飞行的桨翼,所述第四侧上设置有用于所述飞行设备降落的起落架,所述第二侧和所述第三侧对称地分布在所述第一侧和/或所述第四侧的两侧,使得由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合围形成所述机身所述具有尾气排放机构的飞行设备还包括:进气罩,所述进气罩固定于所述第二侧上,且所述进气罩的进风方向朝向所述头部的方向;动平衡系统,所述动平衡系统转动地固定于所述尾部,且所述动平衡系统的转动平面与所述桨翼的转动平面相垂直,以通过所述动平衡系统的转动控制飞行设备飞行过程中的动平衡度;尾气排放机构,所述尾气排放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三侧上,用于汇集所述机身内部燃烧的尾气并排出。
可选的,所述进气罩包括:进风口;滤网,所述滤网固定于所述进风口处,以对流进所述进风口的气流进行过滤;缓冲室,所述缓冲室内设置有一隔板;其中,通过所述隔板将所述缓冲室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使得经过所述滤网的所述气流先进入所述第一区域得到缓冲,且缓冲后的所述气流再从所述第一区域流入所述第二区域,并通过第二区域流入所述机身中。
可选的,所述动平衡系统包括:尾旋翼;旋翼轴;动平衡组件;其中,所述旋翼轴通过所述动平衡组件与所述尾旋翼转动连接,且所述尾旋翼的转动平面与所述桨翼的转动平面相垂直。
可选的,所述动平衡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垫片;动平衡杆,所述动平衡杆的端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且所述动平衡杆的中间部位开设有旋转孔,所述旋翼轴穿过所述旋转孔与所述尾旋翼转动连接;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对应的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栓对应的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且所述垫片置于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螺纹孔之间、和/或、所述垫片置于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螺纹孔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未经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85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