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削切与滑切的林果硬枝嫁接苗木切削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15880.8 | 申请日: | 2015-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5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 发明(设计)人: | 徐丽明;李世军;邢洁洁;刘文;史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1/06 | 分类号: | A01G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2 | 代理人: | 董琪 |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林果硬枝 嫁接 苗木 切削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安装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林果硬枝嫁接苗木进行削切与滑切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嫁接是把植物的一部分器官(如枝、芽)移植到另一个植物体上,使两者愈合生长成为一个新个体。生产实践证明林果栽培品种自根苗(扦插、压条)已暴露出它的局限性,而林果的嫁接技术越来越受到生产者的欢迎,主要原因是林果嫁接技术是生产无病毒苗木的重要方法,而林果无病毒苗木是提高产品品质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内林果嫁接以人工作业的绿枝嫁接为主,具有效率低,嫁接成活率低,劳动强度大等特点。而国外多采用以机械嫁接方式为主的硬枝嫁接,具有可嫁接时间长,受季节约束差,标准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等特点。虽然林果硬枝嫁接技术也在我国的一些大型育苗场开始陆续推广,但是林果硬枝嫁接机械未能实现自动化,仍需要投入很多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林果硬枝嫁接技术的发展。因此,研制全自动化林果硬枝嫁接机是十分必要的。
全自动化林果硬枝嫁接机的核心部件是苗木切削机构。切削机构的设计要建立在对切削方式、切削速度、切削力、切刀厚度、刀刃形状等相关切削参数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因为上述切削参数的不同,不仅会影响着切削机构功率的大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嫁接苗木切削面的平整程度。而切削面的平整程度往往会直接影响砧木与穗木进行嫁接时形成层能否对齐,从而影响着林果苗木嫁接的成活率。目前对林果硬枝嫁接苗木切削技术和理论的研究尚不深入,因此,通过对相关的切削参数进行深入试验研究,依据试验结果确定自动化 嫁接作业的最优切削参数组合,对苗木切削机构设计的指导意义重大。
目前,在各种切削试验中,因试验对象和测试参数的不同,设计的切削试验装置千差万别,对不同的苗木,通用性很低。与此同时,大多数切削试验只对试验对象进行生物力学特性测试,而较少关注不同的切削参数对切削面平整程度的影响,因此,大多数现有的试验装置对苗木或者茎秆进行切削后,切削面平整程度整体偏低,不能满足研究不同切削参数对切削面平整程度影响的试验要求。
切削方式有斜切、削切与滑切,不同的切削方式和参数,对苗木的嫁接成活率有很大影响,本发明涉及削切与滑切的切削方式。
林果硬枝嫁接苗木的削切与滑切试验,关键技术在于可以调整削切与滑切的参数,同时防止出现切削面平整程度整体偏低的情况,本专利设计了一种能够针对材质较硬的苗木类,尤其是林果硬枝嫁接苗木进行削切与滑切的试验装置,既能满足试验参数可调,通用性好,又能防止出现切削面平整程度整体偏低的情况,从而满足研究不同切削参数对切削面平整程度影响的试验要求。
通过对国内外专利文献、期刊杂志及其他公开发表的文献(如互联网)进行检索,本发明在国内外未见报道,我们也未公开发表涉及本发明内容的文章,本发明在国内外公众未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针对材质较硬的苗木类,尤其是林果硬枝嫁接苗木进行削切与滑切的试验装置,既能够安装不同参数的切刀,同时可以调节切刀的滑切角度与切削角度,又能够对苗木切削面附近进行良好地支撑,防止切削面平整程度整体偏低的情况出现,从而满足研究不同切削参数对切削面平整程度影响 的试验要求。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削切与滑切的林果硬枝嫁接苗木切削试验装置,其包括:底座1、龙门式支架4、切削机构11、切削角度调节机构3。
所述的底座1为对称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底端中央位置有底座固定杆2与万能材料试验机的台座相连接,顶端通过螺栓与角度调节板12、龙门式支架4固定连接。
所述龙门式支架4,其特征在于顶端的支架横梁6的中间位置安装一个左右位置可以调节的直线箱式滑块轴承10,套在与万能材料试验机移动横梁相连接的光轴24上。
所述的切削机构11包括切刀29、切刀夹持部件30、光轴24、光轴连接部件33,其特征在于切刀29以一定的滑切角被切刀夹持部件30夹紧左右两端,切刀夹持部件30通过光轴连接部件33与光轴24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58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轴毂锁紧机构
- 下一篇:履带式拖拉机用前托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