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多重耐药菌所致感染性创面的中药外洗剂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15125.X | 申请日: | 2015-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0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卢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世军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P31/04;A61P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4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多重 耐药 所致 感染性 创面 中药 洗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多重耐药菌所致感染性创面的中药外洗剂。
背景技术
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药物同时呈耐药的细菌。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所致的创面,使治疗更加困难,治疗中难以选择出有效的抗生素,对此,应用中药已成为目前临床研究和治疗感染创面的新途径。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中药外洗不但有直接的治疗作用,还可以通过药液对创面进行清洗,去除创面的坏死组织,减少创面致病菌的数量,避免新生组织被破坏,为肉芽的生长和创面修复创造条件,达到祛腐生肌的目的,另外中药外洗剂还具有配制简单,价格低廉,副作用小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多重耐药菌所致感染性创面的中药外洗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中药外洗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鞭叶铁线蕨5-9份、虾须草5-9份、蛇根草5-9份、虾须豆5-9份、臭灵丹7-11份、破布草7-11份、绵枣儿7-11份、蒙自木蓝7-11份、白毛藤8-12份、扛板归8-12份、竻苋菜8-12份、红升麻9-13份、石胆草9-13份、苦碟子9-13份。
优选的:鞭叶铁线蕨7份、虾须草7份、蛇根草7份、虾须豆7份、臭灵丹9份、破布草9份、绵枣儿9份、蒙自木蓝9份、白毛藤10份、扛板归10份、竻苋菜10份、红升麻11份、石胆草11份、苦碟子11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
方中:鞭叶铁线蕨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虾须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疏风;蛇根草活血散瘀;虾须豆散瘀消肿、止痛宁神;臭灵丹清热解毒、消肿拔脓;破布草消炎解毒、拔脓;绵枣儿活血解毒、消肿止痛;蒙自木蓝消炎镇痛、舒筋活络;白毛藤清热利湿、祛风解毒;扛板归利水消肿、清热活血、解毒;竻苋菜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红升麻活血祛瘀、除湿止痛;石胆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苦碟子清热解毒、排脓。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我院外科2009年4月~2011年12月的门诊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其中治疗组30人,年龄22~50岁,平均38岁;对比组30人,年龄21~49岁,平均37岁。两组在病况、年龄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治疗采用中药外洗治疗,方药组成:鞭叶铁线蕨7克、虾须草7克、蛇根草7克、虾须豆7克、臭灵丹9克、破布草9克、绵枣儿9克、蒙自木蓝9克、白毛藤10克、扛板归10克、竻苋菜10克、红升麻11克、石胆草11克、苦碟子11克,将上药煎取2000~3000mL,倒入外洗盆中,测温计测温为38℃~42℃,床上铺橡胶单,外洗盆放患肢下方,打开伤口敷料,用生理盐水和双氧水交替冲洗伤口,清除表面坏死组织和脓苔,更换镊子,用无菌敷料蘸取药液外洗创面,去除创面内可见的坏死组织,每次外洗40min,然后可用浸湿外洗液的无菌纱布覆盖创面,无菌包扎,使药物成分持续发挥作用,7d为1个疗程。由于外伤感染病人病程长,慢性消耗体内正气,加上创面长期不愈合,局部渗出,导致气血亏虚,脾气虚弱,故在中药外洗治疗的同时,需要加强营养;对比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7d为1个疗程。
3、疗效标准:治愈:红肿热痛消失,创口愈合,肉芽生长良好,疤痕小而软,创面愈合100%;显效:红肿热痛消退,无异常分泌物,创口新鲜且缩小,但肉芽生长欠佳,创面愈合大于80%;有效:红肿热痛消退慢,肉芽不新鲜,有水肿,创口分泌物色暗,创面愈合60%~79%;无效:红肿热痛无改善,肉芽不生长,有脓性分泌物。
4、治疗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世军,未经卢世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51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