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天线激励方式的三维核磁共振测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4285.2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0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肖立志;刘伟;廖广志;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12;E21B4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宋扬,黄健 |
地址: | 102249 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天线 激励 方式 三维 核磁共振 测井 | ||
1.一种核磁共振测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激励发射器以及承载部件;
所述探头包括;磁体和设置在所述磁体外侧的多个天线,所述多个天线各自独立馈电;
所述承载部件中设置有容置腔,所述激励发射器固定在所述容置腔中;
所述激励发射器包括发射器骨架以及激励电路;所述发射器骨架与所述承载部件固定连接;所述激励电路固定在所述发射器骨架上,且与所述多个天线分别电连接,用于为所述多个天线馈电;
其中,所述发射器骨架包括两个端部和设置在所述两个端部之间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呈棱柱状,所述端部呈圆柱状;所述中间部与两个所述端部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激励电路固定设置在所述中间部的侧面上;所述天线用于实现不同方位角的地层信息探测,以实现径向、轴向、周向三维尺度下的地层探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测井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励电路分为多个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个数小于等于所述中间部的侧棱的个数;
多个所述电路板分别固定在所述中间部的不同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磁共振测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的各个侧面上均开设有屏蔽槽,所述屏蔽槽的形状与电路板的形状相匹配;
多个所述电路板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屏蔽槽中,并与所述中间部螺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测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骨架的长度与所述承载部件的容置腔的长度相匹配,且所述发射器骨架的端部与所述承载部件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测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呈圆柱状,所述端部与所述承载部件之间过盈配合;
或者,所述端部设置有多个凸起部,所述承载部件中设置有与所述多个凸起部相配合的多个凹陷部,多个所述凸起部分别卡设在多个所述凹陷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测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电路包括:总线接口电路、发射控制器、电平变换电路、功率管驱动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耦合变压器;
所述总线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控制中心发送的信号发射命令,并将所述信号发射命令转换为发射控制器能够处理的指令;
所述发射控制器与所述总线接口电路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总线接口电路发送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产生脉冲信号;
所述电平变换电路与所述发射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将所述发射控制器产生的脉冲信号转换为适于所述功率管驱动电路处理的脉冲信号;
所述功率管驱动电路与所述电平变换电路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平变换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产生驱动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的驱动信号;
所述功率放大电路与所述功率管驱动电路电连接,用于对所述驱动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产生功率放大信号;
所述耦合变压器与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功率放大信号产生激励信号,所述激励信号用于激励所述探头中的天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测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还包括:壳体;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所述承载部件和所述壳体上对应开设有通孔,密封接头穿设在所述承载部件和所述壳体的通孔中;
所述激励电路与所述天线之间通过导线实现电连接,所述导线从所述密封接头中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核磁共振测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磁共振测井仪为随钻式核磁共振测井仪;
相应的,所述承载部件为钻铤;所述钻铤和所述发射器骨架中均开设有供钻井液通过的泥浆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核磁共振测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磁共振测井仪为电缆式核磁共振测井仪;
相应的,所述承载部件为仪器短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42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相变存储器的相变材料
- 下一篇:一种背钝化电池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