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影响天气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09180.8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5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许琬晨;许钰翔;潘思羽;徐萍;陈东明;郭秀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琬晨 |
主分类号: | A01G15/00 | 分类号: | A01G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影响 天气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人工影响天气的系统,其包括一体化浮空管道、浮空平台和系统远程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体化浮空管道,用于云水收集-输送-播撒,即云水收集、输送、播撒降水催化剂产生降水;
所述浮空平台,用于悬挂、牵引一体化浮空管道,通过系留索定点悬浮在系留台之上;
所述系统远程控制平台,用于浮空平台升降、管道连接、分离、降水催化剂播撒和作业环境观察、监测的地面控制,用于提升云水人工迁移作业效率、录取资料和提高安全保障。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影响天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基于人工云水迁移基本原理而工作,即通过一体化浮空管道,定向迁移云水,在雨涝区消减降水,同时增加水库、湖泊或干旱地区的降水,此消彼长,联合作用,既可解决雨涝成灾,也可缓解干旱;具体工作原理如下:由于水汽的露点温度下降较空气温度下降缓慢,因此一定高度后,湿空气将达到饱和,热力、动力耦合将使水汽饱和在1000m左右的中低空即可能出现,形成低云;这时云的水滴较小,但是通过沉降中的相互合并、凝结将产生降水;雨涝、洪涝区上方云中的小水滴、小冰晶被抽汲、转移后,就可以较大程度减少降水的物质基础,达到消减降水作用;将云水人工迁移到所选合适的地域和高度后,在适当时机以合理速度喷射干冰催化剂,人工增加凝结核,可促进降水产生,使得释放的云水不再返回原地,发挥增雨效果。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影响天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体化浮空管道为常压、常温、轻质、大口径、可伸缩的浮空管道,一体化浮空管道由出入端口、弹簧龙骨、复合材料蒙皮、压并搭扣、太阳能薄膜电池、牵引接口构成,能够实现云滴、小水滴、冰晶或云水物质的管流定向输送、水汽转移和降水再分配,具有管道整体重量轻、口径大、管道体积可压缩的特点,管壁坚韧、耐磨、耐撕扯、防云水散失、价格低廉、安全环保无毒,通过联合使用可实现云水收集、定向输送和播撒功能要求。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影响天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浮空平台由浮空器、系留索、悬浮索、系留台构成,有效载荷大于1000kg,在1000米以上高空可连续驻留24小时以上,抗10级以上大风和雷暴天气;本系统中的浮空平台是基于浮空器技术建造的具有较大有效载荷、定点驻留的空间载物平台,由于采用系留氦气球、氮气/氢气双壳气球作为浮空器,因此安全可靠。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影响天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体化浮空管道由多节管道连接而成,集束联合使用,浮空管道起始点在云中依抽吸半径呈动态面积或立体分布。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影响天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体化浮空管道的内径(半径)>2m,长度>0.5km,以螺旋压缩弹簧为龙骨,以轻质、层薄的复合膜材料为管壁,截面积大,可以实现浮空器辅助下的中高空驻留和组合应用。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影响天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浮空管道龙骨采用压缩弹簧,具有所需径向支撑力,同时压缩后大大节省收纳空间;压缩弹簧(CompressionSprings)对外载压力提供反抗力量,使用时打开压并搭扣即可伸展到所需最大长度,形成云水定向运移所需的管道;压缩弹簧由金属丝(管)等节距盘绕,通常为圆柱形,也有中凹形、中凸形、正方形、长方形、圆锥型、圆锥-直线组合型。
8.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影响天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浮空管道的管壁紧贴龙骨,需要不透水汽、重量轻、强度高;由其构建的管道完全不同于现有的排水管道、油气管道、电力管道、通风管道,不是埋藏地下、架设于地面或者近地表,而是悬浮于空中,用于云滴、冰晶或云水的定向迁移。
9.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8之任一所述系统的人工影响天气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预测云水消减规模;
第二步,确定消雨区、增雨区位置;
第三步,测算云水迁移作业规模及所需设备数量;
第四步,设置浮空平台;
第五步,设置浮空大通径管道;
第六部,云水迁移作业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琬晨,未经许琬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918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垂丝海棠的促成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姜卷叶病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