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酯化纤维素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07122.1 | 申请日: | 2015-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4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 发明(设计)人: | 胡哲嘉;宋忆青;傅怡评;梁乃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酯化纤维素 薄膜 加热处理 组成物 溶剂 常压加热 穿透度 湿膜 溶解 纤维素薄膜 常温常压 低结晶度 加压环境 减压环境 制备酯化 波长 添加剂 加温 制备 总重 | ||
1.一种制备酯化纤维素薄膜的方法,包含:
于常温常压下溶解酯化纤维素于溶剂中,以形成组成物,其中所述酯化纤维素为所述组成物总重的0.5wt%至15wt%,所述溶剂的分子量小于或等于120;
使所述组成物形成酯化纤维素湿膜;以及
对所述酯化纤维素湿膜进行常压加热处理,以形成酯化纤维素薄膜,所述常压加热处理的温度介于60℃与120℃之间,其中所述酯化纤维素薄膜的厚度为5微米至100微米,所述酯化纤维素薄膜在波长为500纳米的光穿透度大于或等于9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酯化纤维素薄膜的方法,其中所述溶剂为C3-C4酮类、C2-C6酯类、环醚类或其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酯化纤维素薄膜的方法,其中所述组成物由所述酯化纤维素及所述溶剂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酯化纤维素薄膜的方法,更包含加入多元醇至所述溶剂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酯化纤维素薄膜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元醇的分子量为600至1,0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酯化纤维素薄膜的方法,于对所述酯化纤维素湿膜进行该常压加热处理之前,更包含使所述酯化纤维素湿膜接触水、醇类或其组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酯化纤维素薄膜的方法,其中所述酯化纤维素薄膜的X射线散射图谱的布拉格尖峰的2θ值为8.8°至9.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酯化纤维素薄膜的方法,其中所述酯化纤维素薄膜的X射线散射图谱的布拉格尖峰的2θ值小于另一酯化纤维素薄膜的X射线散射图谱的布拉格尖峰的2θ值,所述另一酯化纤维素薄膜是通过将酯化纤维素湿膜放置于常温常压下而得。
9.一种酯化纤维素薄膜,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得,其中所述酯化纤维素薄膜的厚度为5微米至100微米,所述酯化纤维素薄膜在波长为500纳米的光穿透度大于或等于90%,其中所述酯化纤维素薄膜的X射线散射图谱的布拉格尖峰的2θ值包括8.8°至9.0°及22.3°至2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未经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712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低碳烷烃脱氢的催化剂
- 下一篇:立体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