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烫青-二级杀青联用型有机绿茶生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04947.8 | 申请日: | 2015-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2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财;王业精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西县弘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62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烫青 二级 杀青 联用 有机 绿茶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烫青-二级杀青联用型有机绿茶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岳西盛产绿茶,其中以岳西翠兰最为出名,目前岳西翠兰生产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城镇化建设实施以及工业废气的排放,空气中迷漫有大量的灰尘和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沉降黏附在茶树嫩叶的表面,嫩叶被采摘后直接进行加工,而人们在进行饮用时一般是不进行清洗(专业品茶除外)的,因此大量有害物质被饮用。目前,岳西翠兰的加工新工艺中通过采用烫青进行操作,以洗去茶叶表面的有害物质,但是目前所用的烫青设备还无法实现茶叶的充分清洗以及茶叶进行均匀烫青。
2、现代流水线茶叶生产系统中,一般采用滚筒对茶叶进行杀青,但是滚筒杀青容易存在杀青不均匀、红梗、焦边焦叶的现象,影响成品茶叶的品质,也有采用微波杀青进行替代滚筒杀青的工艺,虽然微波杀青均匀,但是其制得成品茶叶泡制的茶汤不如滚筒杀青的醇厚和鲜爽,亦即茶汤的品质差,因此有必要兼顾提高茶品和茶汤的两者提供一种新的杀青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烫青-二级杀青联用型有机绿茶生产系统,其至少可有效解决上述的一个问题,提升茶叶的品质。
一种烫青-二级杀青联用型有机绿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前后相连的用于对茶叶进行烫青的烫青装置,用于对茶叶进行晾干的晾干装置,用于对茶叶进行一级杀青的滚筒杀青装置,用于对茶叶进行一级摊凉的第一摊凉装置,用于对茶叶进行二级杀青的微波杀青装置,用于对茶叶进行理条的理条机,用于对茶叶进行烘干的第一烘箱,以及用于对茶叶进行提香的提香机;微波杀青装置包括第三箱体,第三箱体内设置有上下水平相对布置的上、下输送带,上、下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反,上输送带的进料端和下输送带的出料端位于第三箱体的同一端部外侧,上输送带的卸料端和下输送带的进料端位于第三箱体的内部,下输送带的进料端延伸至上输送带卸料端的外侧,第三箱体内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集风板和布风板,集风板位于上输送带的上侧,布风板位于下输送带的下侧,集风板和布风板均为孔板构成,上、下输送带之间设置有微波发生器,第三箱体的上顶壁和下底壁上分别设置集风口和送风口,集风口和送风口之间通过风送管道相连接,风送管道上设置有除湿机和第三风机,上输送带卸料端的外侧设置有倾斜布置的翻料板,翻料板靠近上输送带一端的高度小于另一端的高度,翻料板与茶叶在上输送带卸料端下落的路径相交布置,翻料板的下端与下输送带的输送面呈隔离状布置;烫青装置包括立状布置用于投加茶叶的料斗和安装料斗的机架,料斗由斗体和斗体上部设置的环形件构成,斗体的斗底内壁面为半球形的弧形面,弧形面的曲率中心位于料斗口部一侧,弧形面的最低处设置有出料接口,斗体绕其芯线转动固定在机架上,斗体与驱动其进行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接,环形件的下部与斗体的上部绕斗体的芯线构成转动配合连接,料斗的下侧设置有烫青输送管,烫青输送管的上端进料管口与出料接口绕斗体的芯线构成转动配合连接,烫青输送管和环形件固定在机架上,环形件内设置有环形热水腔,环形件的内壁面沿其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出水孔,料斗的斗腔通过出水孔与环形热水腔相连通连接。第一烘箱包括第一烘干箱体,第一烘干箱体内设置有上、下平行相对布置的用于输送茶叶的第一、二、三烘干输送带,第二烘干输送带的两端均位于第一烘箱内,第一烘干输送带的卸料端和第三烘干输送带的进料端均位于第一烘干箱体的内部,第一烘干输送带的进料端和第三烘干输送带的出料端分别延伸至第一烘箱两端部的外侧,第一烘干箱体内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一集流板和第一布流板,第一集流板位于第一烘干输送带的上侧,第一布流板位于第三烘干输带的下侧,第一、二、三烘干输送带的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均流板,第一均流板的上板面上均匀设置第一电加热管,第一集流板、第一布流板、第一均流板均为孔板构成,第一、二烘干输送带卸料端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对茶叶进行翻料的第一翻料机构,第一翻料机构包括倾斜布置的第一布料板,第一布料板的高度沿第一烘干输送带或第二烘干输送带的输送方向逐渐增大,第一布料板的板面分别与茶叶在第一、二烘干输送带卸料端下落的路径相交布置;第一布料板的倾斜角度为45~60°,第一布料板的下端距其下侧相邻烘干输送带的输送面的间距为2.5~3.5cm,第一、二烘干输送带的卸料端还分别设置第一气管,第一气管分别沿第一、二烘干输送带的宽度范围布置,第一气管与第一鼓气装置相连接,第一气管的管身上间隔设置有用于喷气的第一气嘴,第一气嘴的吹气方向为斜向下且指向靠近第一布料板下端的一侧,第一布料板为波浪板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西县弘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岳西县弘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49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获取设备
- 下一篇:汽车雨刮器安装销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