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89110.0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8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曹赞;刘振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赞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25/00;A61M25/098;A61M3/02;B29D23/00;B29C4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00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造影子弹头导管。
背景技术
鼻胃肠管由不同材质的导管与接头装配组成,一般材质有PVC、硅胶、橡胶、TPU等,预期用途是将营养液或流质食物经鼻腔直接送入胃部或肠部或对胃肠部清洗、排空、灌注、减压等。使用过程如下:
1、备齐用物至病床旁,核对姓名、床号,解释并取得合作。
2、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取半卧位或坐位;打开无菌盘,将治疗巾取出置于病人颌下,弯盘置于颊旁。
3、准备插管:⑴戴手套。⑵检查鼻胃肠管情况。⑶将引导钢丝完全插入管道,使钢丝末端连接柄与鼻胃肠管连接头固定。⑷检查、清洁鼻腔,观察鼻腔是否通畅。⑸测量鼻胃肠管插入长度: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处或由鼻尖经耳垂至胸骨剑突处的距离,作一标记;另外在记号外25cm和50cm处再各做一标记。⑹取石蜡油纱布润滑鼻胃肠管。
4、插入鼻胃肠管管:⑴左手持纱布托住鼻胃肠管,右手持镊子夹住鼻胃肠管前端,沿选定侧鼻孔轻轻插入。⑵当鼻胃肠管插入至10‐15cm(咽喉部)时,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插管:①清醒患者:嘱病人做吞咽动作,顺势将鼻胃肠管向前推进至第一个标记长度。②昏迷病人: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骨靠近胸骨柄将鼻胃肠管缓慢插入至第一个标记长度。⑶病人如出现剧烈恶心、呕吐,应暂停插入,嘱病人深呼吸或张口呼吸,休息片刻后再插至第一个标记长度。插管动作应轻稳,特别是在通过食管三个狭窄处时(环状软骨水平处,平气管分叉处,食管通过膈肌处),以免损伤食道粘膜。⑷用压舌板检查鼻胃肠管是否盘曲在口腔。
5、第一个标记位置应在胃内,此时应验证鼻胃肠管是否在胃内:在鼻胃肠管末端连接注射器抽吸,能抽出胃液;将鼻胃肠管末端置于温开水中,无气泡逸出;置听诊器于胃部,用注射器快速经鼻胃肠管向胃内注入10ml空气,可听见气过水声;最为理想的方法是通过X线透视或抽取液体测定PH值以确定管道的位置。
6、确认鼻胃肠管在胃内后,向管道内注入至少20ml无菌生理盐水,将引导钢丝撤出管道约25cm,继续插管至第二个标记处,最后将钢丝全部撤出。采用盲插的方法将鼻胃肠管继续送至第三个标记处(注意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回抽,若有胆汁抽出,则确定在十二指肠内,此时固定。若为螺旋形鼻胃肠管,不应将鼻胃肠管固定于鼻部,而应将管道悬空约40cm,再将鼻胃肠管固定于近耳垂部。在胃肠动力正常的情况下,管道会在8‐12小时内通过幽门,当管道的第三个标记到达病人的鼻部后再固定。
7、固定:采用胶布加系带双重固定胃管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减少胃管及营养管脱落发生率。鼻胃肠管末端用别针固定在枕边、大单或病人衣领处。
8、通过X线透视确定管道的位置正确后即可进行肠内营养。
9、拔管:⑴拔管前准备:①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管道;②铺治疗巾在病人颌下,置弯盘在病人颊下,松开别针,夹紧鼻胃肠管末端(避免在撤出管道的过程中有残余液体进入气管),轻轻揭去固定的胶布及盘带。⑵拔出鼻胃肠管:用纱布包裹近鼻孔处的鼻胃肠管,边拔边用纱布擦管,嘱病人深呼吸,在病人呼气时拔管,到咽喉处(剩余15cm左右)快速拔出。⑶将鼻胃肠管放入弯盘,移出病人视线,清洁病人口鼻、面部,去除胶布痕迹,协助病人漱口,整理床单位,采取舒适卧位。
目前临床使用的鼻肠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直接插过幽门的成功率很低,需要借助胃肠自身的蠕动或者重力的作用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空肠,一般需要等待12‐24小时才能抵达营养部位,成功率低。
2、鼻肠管头端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头端闭口加侧切口,这种方式较容易造成管体堵塞;另一种是头端开口加侧切口,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部分堵塞问题,但端头在置入的过程中对胃肠壁的刺激比较大,易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管。
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管,包括头端、管子、接头、导丝及手柄,管子的一端连通所述的头端,管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接头;所述的导丝活动式地伸入管子内,导丝的第一端能伸入所述的头端,第二端活动式地穿过接头后与所述的手柄相连;管子采用全造影TPU原料制成,造影剂添加比例20%~50%。
优选的,头端的内部形成空腔,外型由两段一体成型,一段呈侧面带切口的圆柱状,切口与空腔相通,另一段呈圆锥状或外凸弧面的尖头状,该段封闭,该段的顶点呈圆弧面过渡;头端的一端端面形成开口,该开口与空腔相通,该开口连通所述的管子。
优选的,头端开口处的外壁呈倒角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赞,未经曹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9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持久性好的医疗耳贴
- 下一篇:经气管导管的喷雾给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