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止杆管偏磨的方法及分层同采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87717.5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6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广;张子佳;闫永维;李风涛;李川;曾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4 | 分类号: | E21B4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止 杆管偏磨 方法 分层 管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杆管偏磨的方法及分层同采管柱,该用于防止杆管偏磨的方法包括:根据机械式封隔器的技术参数获得所述机械式封隔器坐封所需要的压重;获得所述机械式封隔器所用的单根油管的重量,及配重块的质量、体积及高度;根据所述压重、所述单根油管的重量、所述配重块的质量、体积及高度,计算获得所述机械式封隔器所需的配重块数量n,n大于等于1;将n块所述配重块套在所述油管上,以使分层同采管柱的中性点处在分层采油泵的下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层同采管柱的抽油杆与油管容易出现偏磨的技术问题,防止分层同采管柱的杆管偏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业采油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止杆管偏磨的方法及分层同采管柱。
背景技术
油田地质结构复杂,多数区块存在油井生产井段长、层系多、储层变异系数高、综合含水高等问题,使得层间干扰严重,原油开采难度大。现如今,通过针对层间干扰问题进行研究,形成了不同的分层同采技术,取得了显著地应用效果。
但是针对深井原油举升,现有分层同采管柱结构表现出不适应性,机械式封隔器上端油管的下段就会因为油管上端的压力产生失稳弯曲,从而使抽油杆在上下往复运动时,造成抽油杆与弯曲油管的磨损,并且坐封力愈大,油管弯曲程度愈大,管杆偏磨也就愈严重。油管坐封就像一个下段为固定支撑的一个细长杆,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下部油管受力较大.会产生失稳变形。主要表现为分采抽油泵受压载荷大,造成杆、管、柱塞偏磨严重,导致抽油杆出现断脱。
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分层同采管柱的抽油杆与油管容易出现偏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防止杆管偏磨的方法及分层同采管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层同采管柱的抽油杆与油管容易出现偏磨的技术问题,防止分层同采管柱的杆管偏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防止分层同采管柱的杆管偏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机械式封隔器的技术参数获得所述机械式封隔器坐封所需要的压重;
获得所述机械式封隔器所用的单根油管的重量,及配重块的质量、体积及高度;
根据所述压重、所述单根油管的重量、所述配重块的质量、体积及高度,计算获得所述机械式封隔器所需的配重块数量n,n≥1;
将n块所述配重块套在所述油管上,以使分层同采管柱的中性点处在分层采油泵的下方。
可选的,根据所述压重、所述单根油管的重量、所述配重块的质量、体积及高度,计算获得所述机械式封隔器所需的配重块数量n,具体通过如下公式获得:
其中,T表示机械式封隔器坐封所需的压重;h表示配重块的高度;t表示所述油管的单根重量;w表示配重块的重量。
可选的,所述配重块的重量具体通过如下公式获得:
W=V×7.9×10-6×9.8
其中,d1表示所述配重块的外径,d2表示所述配重块的内径。
可选的,所述将n块所述配重块套在所述油管上,具体为:
将所述n块配重块套在至少一根所述油管上,其中,每根油管与所述机械式封隔器连接的一端到每根油管的8.5m处用于套设所述配重块。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所述分层同采管柱的重量G;
在将分层同采管柱下入井内,坐封机械式封隔器时,控制修井机的指重表的值为F,其中F=G-T,以使所述油管以上的管柱处于轴向自由悬挂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分层同采管柱,所述管柱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77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