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折翼板和接管密封面磨损的耐磨方法和耐磨翼阀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85121.1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0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炳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兴罡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8 | 分类号: | F16K1/18;F16K1/36;F16K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折翼板 接管 密封 磨损 耐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翼阀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加翼阀折翼板及与其对应接管密封面的耐磨度的耐磨方法和耐磨翼阀。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普通翼阀折翼板均采用一些常规材质,如15CrMu、1Cr18Ni9、Cr25Ni20等。受到介质的强力冲刷时,折翼板及与其对应接管密封面磨损相当严重,甚至折翼板磨穿,因此导致介质倒窜,造成其他设备损坏。
为了增加耐磨度,有一些翼阀在折翼板上喷涂耐磨材料,但喷涂的耐磨材料,一般不会超过1毫米,对直径大一点的物料耐冲击方面也存在不足。
有鉴于上述现有翼阀的折翼板和接管密封面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防止折翼板和接管密封面磨损的耐磨翼阀,能够解决现有翼阀的折翼板和接管密封面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翼阀折翼板和接管封面在抗磨损方面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的防止折翼板和接管封面磨损的耐磨方法和耐磨翼阀,使其能有效增强翼阀的折翼板和接管密封面的抗冲击和耐磨性能,增加翼阀寿命,减少维修费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止折翼板和接管密封面磨损的耐磨翼阀,其包括接管、固定座、吊环和折翼板,其中接管密封面,即其与折翼板相接触的面上全部设有堆焊层,其中所述的折翼板密封面,其包含折翼板与接管相接触的环形面及其封盖接管空腔的面,该密封面上全部设有堆焊层。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耐磨翼阀,其中所述的堆焊层的厚度为3毫米到5毫米。
前述的耐磨翼阀,其中所述的堆焊层的材料为钴基合金。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止折翼板和接管密封面磨损的耐磨方法,包括:采用耐磨材料在折翼板的整个密封面上,即折翼板与接管相接触的环形面及其封盖接管空腔的面上全部设置堆焊层以及采用耐磨材料在接管密封面,即接管与折翼板相接触的面上设置堆焊层。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耐磨方法,其中所述的堆焊层的厚度为3毫米到5毫米。
前述的耐磨方法,其中所述的耐磨材料为钴基合金。
前述的耐磨方法,其中所述的堆焊层的设置工艺为等离子堆焊工艺。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防止折翼板和接管密封面磨损的耐磨方法和耐磨翼阀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耐磨方法和耐磨翼阀可增强翼阀的抗磨损能力,增长翼阀寿命,减少维修费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防止折翼板和接管密封面磨损的耐磨翼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防止折翼板和接管密封面磨损的耐磨翼阀的接管密封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防止折翼板和接管密封面磨损的耐磨翼阀的折翼板密封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接管
2:固定座
3:吊环
4:折翼板
5:折翼板堆焊层
6:物料流向
7:接管堆焊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止折翼板和接管密封面磨损的耐磨翼阀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防止折翼板和接管密封面磨损的耐磨翼阀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其包括:接管1、固定座2、吊环3和折翼板4,其中接管1的与折翼板4相接的密封面上设有堆焊层7,折翼板4封在接管1上的密封面上设有堆焊层5。堆焊层5和堆焊层7都采用等离子堆焊工艺,采用的耐磨材料为粉末状钴基合金粉,堆焊厚度为3毫米至5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兴罡石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兴罡石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5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