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互联网金融贷款权质风险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77968.5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4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傅涛;王尉钦;黄万浥;唐爱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4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互联网 金融 贷款 风险 评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信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互联网金融贷款权质风险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互联网金融风险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切实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对维护国家金融秩序,保障人们交易活动的正常高效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具体运行模式和市场推广水平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完善。
为了解决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中网络放贷过程的风险评估问题,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平台已经做了部分工作,比如建行与阿里巴巴合作的“阿里贷款”,就是利用客户在支付宝上的交易历史记录来作为对该客户信誉的判断依据,中信银行与银联合作的“POS商户网贷”,也是利用客户在银联卡上的消费记录作为对该客户信誉的判断依据,都是基于客户平时的交易数据来为银行放贷提供评估支持。
与传统的银行信贷相比,P2P网络贷款具有手续便利、信息透明、风险分担等优点,适合于小额贷款的发放,对于支持小微金融群体具有积极意义。此外,信息相对透明的线上贷款可以通过规范的方式吸收民间闲散资金,对规范民间融资行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内一些运营良好的P2P网络贷款平台数据显示,近年来P2P贷款业务增长迅速,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了较好的融资服务,有效解决了其融资难的问题。但P2P网路贷款模式自身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既有来自客户违约的,也有来自互联网运营的,还有来自于监管方的监管不到位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安全互联网金融贷款权质风险评估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互联网金融贷款权质风险评估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一、客户违约风险的评估方法:
1、对借款客户所在行业及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审查;
2、对借款客户网络信用记录的审查,在金融机构的不良信用记录的审查;
3、对借款客户的配偶个人信息进行登记,并审查其经济能力;
4、引入外部的线下担保机制;
5、在多个网络贷款平台之间互通信息,建立网络贷款平台客户的信用数据库;
二、互联网运营的风险评估方法:
1、网站部署是否申请了最高级别的安全证书;
2、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
3、交易平台数据的保护;
三、监管方的监管评估方法:
1、是否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市场准入机制;
2、是否建立统计监测体系和征信机制;
3、资金监管是否到位。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安全互联网金融贷款权质风险评估方法,降低了客户的违约风险,降低了银行的平均坏账率,降低了网站的运营风险,降低了监管方的监管风险,适合小额互联网贷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互联网金融贷款权质风险评估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一、客户违约风险的评估方法:
1、对借款客户所在行业及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审查;
2、对借款客户网络信用记录的审查,在金融机构的不良信用记录的审查;
3、对借款客户的配偶个人信息进行登记,并审查其经济能力;
4、引入外部的线下担保机制;
5、在多个网络贷款平台之间互通信息,建立网络贷款平台客户的信用数据库;
二、互联网运营的风险评估方法:
1、网站部署是否申请了最高级别的安全证书;
2、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
3、交易平台数据的保护;
三、监管方的监管评估方法:
1、是否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市场准入机制;
2、是否建立统计监测体系和征信机制;
3、资金监管是否到位。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安全互联网金融贷款权质风险评估方法,降低了客户的违约风险,降低了银行的平均坏账率,降低了网站的运营风险,降低了监管方的监管风险,适合小额互联网贷款。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79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