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笼式端子拆线钳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74040.1 | 申请日: | 2015-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2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民;张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7/22 | 分类号: | B25B7/22;B25B27/00 |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22210 | 代理人: | 田春梅 | 
| 地址: | 13005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拆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客车灯具等检修中笼式端子导线退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笼式端子拆线钳。
背景技术
现阶段客车灯具几乎都大量使用笼式端子接线,接线可靠、方便,但在检修分解拆线时,如图1所示,一种方式使用插针10穿过笼式端子11的绝缘体11-2的插针孔给弹簧夹持片11-1施加一定压力,使弹簧夹持片11-1松开,使导线9的接线头松脱,然后拽下导线9,操作时须逐个一一压开,才能完成拆线操作,比较麻烦。另一种方式是用断线钳将导线靠近笼式端子附近的导线部分剪断,然后集中将压在笼式端子的线头再用插针拆下,既比较麻烦又缩短了导线,若旧导线再利用,则可能长度不够。批量拆线时,操作比较麻烦,且工作效率极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阅读灯批量笼式端子拆线麻烦且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笼式端子拆线钳。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笼式端子拆线钳,包括固定手柄、活动手柄、转轴、活动钳口、固定钳口、上垫块、下垫块和多个顶针;活动手柄通过转轴与固定手柄转动连接,活动钳口固定在活动手柄的前端,固定钳口固定在固定手柄的前端,上垫块通过螺钉固定在活动钳口的内侧面上,下垫块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钳口的内侧面上;多个顶针沿转轴的纵向分成两排固定在上垫块上,两排顶针沿转轴的横向方向上的间距等于笼式端子的两个插针孔的间距。
上述顶针的个数为八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该拆线钳,可以每次成组拆卸八个线头,提高拆线效率5倍以上,减少分解拆线时间,避免剪线导致的二次拆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利用插针拆线方式拆卸单片笼式端子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笼式端子拆线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笼式端子拆线钳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笼式端子拆线钳包括固定手柄1、活动手柄2、转轴3、活动钳口4、固定钳口5、上垫块6、下垫块7和八个针尖为圆锥形的顶针8;活动手柄2通过转轴3与固定手柄1转动连接,活动钳口4固定在活动手柄2的前端,固定钳口5固定在固定手柄1的前端,上垫块6通过螺钉固定在活动钳口4的内侧面上,下垫块7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钳口5的内侧面上;八个顶针8沿转轴3的纵向分成两排固定在上垫块6上,两排顶针8沿转轴3的横向方向上的间距等于笼式端子11的两个插针孔的间距。
使用本发明的笼式端子拆线钳进行拆线时,首先将笼式端子11放置在固定钳口5上的下垫块7上,微调笼式端子11的位置,使八个顶针8对准四片笼式端子11的八个插针孔,然后,转动活动手柄2,使八个顶针8一一对应穿过绝缘体11-2插入插针孔内,进而对四组弹簧夹持片11-1施加压力,使四组弹簧夹持片11-1松开,使得导线9的接线头松脱,然后拆下导线9,一次性完成四片笼式端子11的拆线操作,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未经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40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