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73537.1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1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增山;井夫斐;牛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增山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K9/48;A61K9/08;A61P7/06;A61K35/618;A61K33/26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王希刚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缺铁性贫血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缺铁性贫血是目前贫血种类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也很高,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是体内储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长期贫血会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正常生理功能不能得以发挥,而造成组织缺氧,从而危害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是一个较长时间内逐渐形成的。铁耗竭期,储存铁耗尽,血清蛋白减低,此时并无贫血,若缺铁进一步加重,带来的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畏寒怕冷等症状。
缺铁性贫血主要由于体内缺铁,从而引起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低色素性贫血。一般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乏力、容易疲倦,稍微活动后出现心慌、气短,食欲减退等。表现的轻重主要决定于贫血程度及发生速度。急性失血发病迅速,即使贫血程度不重,也会引起明显的症状,而慢性贫血由于发病缓慢,人体通过调节能逐步适应而不出现症状。患者多表现为面色萎黄或苍白,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嗳气,腹胀腹泻,吞咽困难。头晕耳鸣,甚至晕厥,稍活动即感气急,心悸不适。在伴有冠状动脉硬化的患者,可促发心绞痛。妇女可有月经不调、闭经等。久病者可有指甲皱缩、不光滑、反甲,皮肤干枯,毛发干燥脱落。心动过速,心脏强烈波动,心尖部或肺动瓣区可听到收缩期杂音。出现严重贫血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也可发生浮肿。还可有舌炎、口角皲裂。常见并发症:严重持久的贫血可导致贫血性心脏病,甚至心衰。
目前,缺铁性贫血主要依靠服用补血药物、食补、保健品、注射铁元素等方法,但是疗效参差不齐,见效慢,补血周期长,补血过程复杂、可行性与依从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简单、疗效确切且毒副作用小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原料药材:盘龙参、金果榄、砗磲肉、桑黄、牛奶浆根、杠香藤、针砂、夏天无、白桂木根、防风花、新塔花、金丝刷、缬草、桦革裥菌、蛇葡萄、大绿藤、磨盘草、花楸、痰火草和鹿角菜。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份数比可以优选为:盘龙参10~20份、金果榄5~15份、砗磲肉20~30份、桑黄10~20份、牛奶浆根15~25份、杠香藤10~20份、针砂15~25份份、夏天无20~30份、白桂木根10~20份、防风花10~20份、新塔花20~30份、金丝刷10~20份、缬草10~20份、桦革裥菌8~18份、蛇葡萄20~30份、大绿藤5~15份、磨盘草10~20份、花楸15~25份、痰火草20~30份和鹿角菜20~30份。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份数比还可以优选为:盘龙参15~20份、金果榄8~13份、砗磲肉25~30份、桑黄10~15份、牛奶浆根18~23份、杠香藤15~20份、针砂17~22份、夏天无25~30份、白桂木根10~15份、防风花13~18份、新塔花25~30份、金丝刷13~18份、缬草12~17份、桦革裥菌11~16份、蛇葡萄25~30份、大绿藤7~12份、磨盘草15~20份、花楸16~21份、痰火草20~25份和鹿角菜23~28份。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份数比又可以优选为:盘龙参18份、金果榄9份、砗磲肉28份、桑黄12份、牛奶浆根22份、杠香藤16份、针砂21份、夏天无26份、白桂木根14份、防风花14份、新塔花28份、金丝刷14份、缬草16份、桦革裥菌12份、蛇葡萄28份、大绿藤8份、磨盘草18份、花楸17份、痰火草24份和鹿角菜24份。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份数比又可以优选为:盘龙参16份、金果榄12份、砗磲肉26份、桑黄14份、牛奶浆根20份、杠香藤20份、针砂18份、夏天无30份、白桂木根10份、防风花17份、新塔花25份、金丝刷18份、缬草12份、桦革裥菌15份、蛇葡萄25份、大绿藤10份、磨盘草16份、花楸20份、痰火草22份和鹿角菜26份。
其中,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制剂的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增山,未经徐增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3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祛除疤痕的外用中药
- 下一篇:抗麻疹与百白破四价卵黄抗体制剂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