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科内固定钢板塑形工装及塑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1840.8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6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熹;龚家祯;岑石强;黄富国;宋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科 固定 钢板 工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内固定钢板塑形工装及塑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工业,建筑等行业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各类创伤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各种骨折在其中占有很高比例。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也越发引起社会和医疗工作者的重视。对于相当一部分骨折患者,切开或闭合复位内固定仍然是最佳甚至是唯一的选择。各种类型的钛合金接骨板(俗称“钢板”)及配套螺钉系统是十分常用且目前主流的内固定器材之一,其材料主要为各类医用钛合金。按照使用部位及目的不同,钢板主要分为按照特定解剖部位(如锁骨、肱骨、尺桡骨、股骨、胫腓骨等四肢长骨骨干或干骺端)的特征专门设计的解剖钢板,以及适用于各种情况下的重建钢板。目前国内外存在多家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上述医用钢板,不同厂商生产的钢板,特别是解剖钢板,由于设计思路和理念的不同,形态存在一定差别,但基本结构都是由片状的钢板主体和其上每隔一段距离存在的螺钉孔构成。钉孔按用途不同分为锁定孔和滑动加压孔等。解剖钢板的主体已经考虑到人体各部位骨骼的形态特点,在出厂时预留了相应的弧度,但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内使用的钢板或直接依靠进口,或虽为国产但其设计的解剖参数依据仍来源于欧美人种,另一方面,不同地域和个体间体格也存在差异,导致按标准规格生产的钢板在安放时很难做到对骨骼完美的贴附。重建钢板则统一设计为直条状,使用时一般更需要塑形。钢板贴附不理想,一方面在使用普通钉将钢板压向骨骼时,由于螺钉拧入时强大的力量,容易造成骨块移位,使获得的复位丢失;另一方面,也会增加钢板的切迹,增加对周围软组织的激惹,使伤口关闭更加困难。所以临床医生在使用上述钢板时,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根据手术对象的实际情况对钢板进行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折弯塑形。
目前对钢板的塑形,是术中术者先经过肉眼判断,再通过钢板折弯工具手动完成的。现有的钢板折弯工具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折弯扳手,一种是台钳。前者为一根较厚的金属条,一端的侧方有与长条长轴方向垂直的缝隙状缺口,缺口宽度仅略大于钢板厚度,可将钢板插入该缺口。这种扳手一般两个配对使用,将两个扳手分别插在钢板拟折弯塑形部位的两端,利用扳手柄提供的杠杆作用向相反方向用力旋转扳手,完成对钢板的折弯塑形。这种工具主要用于完成钢板3维立体方向的折弯和扭转塑形。
台钳外形类似于老虎钳,其后方为用于手握的把手,前端两侧部件各有一凹槽,宽度与钢板宽度大致相当。当台钳后方把手向两边撑开至极限位置时,前端两侧凹槽方向一致并彼此对接,此时可将初始形状为直条状的钢板放入该凹槽。当两侧把手靠拢时,两侧凹槽开始相互成角且角度随把手靠拢程度逐渐增大,从而使钢板发生在自身所在平面内方向的折弯。
上述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的钢板塑形工具,无论是复位扳手还是台钳,都必须依靠术者通过目测判断钢板需要塑形的部位和塑形的方向、程度,再手动完成塑形。虽然现有的工具中,也提供了能够显示骨骼表面弯曲弧度的软质铝合金模板,可以将该模板贴附于骨骼表面获得其表面形态特点,再根据铝合金模板的形状塑形钢板,但此模板无法直接帮助塑形,仍然要靠操作者肉眼观察模板的形状来决定如何对钢板施加力量。由于要保证内固定完成后足够的稳定性,钢板的强度通常很大,手动折弯时即使有杠杆的帮助仍需要极大的力量才能使钢板产生塑性形变。在施加如此大力量的同时,操作者很难保证所使用力量的方向和大小的精确性,这使得手工折弯过程对钢板的塑形效果十分粗糙,即使是很有经验的外科医生,也很难保证手工折弯的钢板形态与模板或骨骼表面的弯曲弧度完全一致。通过这种方法塑形的钢板,很难获得对目标骨骼表面的理想贴附。而如果在钢板贴附不理想的情况下勉强进行固定,当需要使用普通钉对骨折块进行加压时,很容易因为螺钉强大的提拉作用使骨折块移位,从而造成已获得的复位丢失。而由于已经钻入了螺钉,此时再想调整骨折块间的位置往往十分困难。如果要取出螺钉重新调整,反复在同一部位多次的钻入螺钉很可能破坏局部骨块的完整性,使其对螺钉的把持力量下降,造成螺钉松动,甚至发生骨块的进一步碎裂。这在有明显骨质疏松表现的老年人和主要由松质骨构成的干骺端尤为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18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枪
- 下一篇:髋臼前柱和前壁骨折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