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路雷击故障点定位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1431.8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6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斌;叶海峰;吴昊;黄勇;周恩泽;高雅;李峰;罗颖婷;范颖;杨强;周刚;杜双育;陈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王程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 雷击 故障 定位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路雷击故障点定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由于分布很广,地处旷野,绵延数百公里,易遭受雷击。输电线路落雷后,沿输电线路传入变电站的侵入波会威胁着变电站的电气设备,造成重大事故。加强输电线路的防雷不仅可以减少雷击输电线路引起的雷击跳闸次数,还有利于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确保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线路遭受雷击引起跳闸后,及时准确地找到雷击故障点,有利于发现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薄弱点,以有针对性的提高输电线路防雷等级。同时输电线路遭受雷击引发闪络后,输电线路绝缘子会受损而导致其绝缘性能下降,及时排除故障绝缘子,可有效预防跳闸事件的发生。
现有线路雷击跳闸故障点的定位多采用人工登塔查看以及行波故障定位等方法,前者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不适合故障的快速排查,后者需要在输电线路上安装多套故障定位装置,故障定位装置的可靠性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同时设备购置维护成本也较高,这些因素制约了现阶段该方法的大规模应用,且依赖于输电线路的具体电气参数,当输电线路的电气参数发生变化时,将带来较大定位误差,可靠性不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利用现有线路雷击故障点定位方法效率低以及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效率以及可靠性的线路雷击故障点定位方法及系统。
一种线路雷击故障点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线路中杆塔信息,其中,所述杆塔信息包括杆塔编号以及杆塔坐标;
获取线路遭受雷击后跳闸的时间点;
以所述时间点为基准,获取预设时间范围内线路走廊预设距离范围内的所有落雷信息,其中,所述落雷信息包括落雷时间、雷电流幅值以及落雷点坐标;
根据所述时间点、所述杆塔信息以及所述落雷信息,对落雷点进行筛选,筛选所述落雷时间与所述时间点之间间隔最短的落雷点、所述雷电流幅值最大的落雷点以及所述落雷坐标与所述杆塔坐标之间距离最短的落雷点;
确定杆塔中与所述落雷时间与所述时间点之间间隔最短的落雷点距离最短的杆塔为第一故障杆塔、与所述雷电流幅值最大的落雷点距离最短的杆塔为第二故障杆塔以及与所述落雷坐标与所述杆塔坐标之间距离最短的落雷点距离最短的杆塔为第三故障杆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线路雷击故障点定位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线路中杆塔信息,其中,所述杆塔信息包括杆塔编号以及杆塔坐标;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线路遭受雷击后跳闸的时间点;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以所述时间点为基准,获取预设时间范围内线路走廊预设距离范围内的所有落雷信息,其中,所述落雷信息包括落雷时间、雷电流幅值以及落雷点坐标;
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点、所述杆塔信息以及所述落雷信息,筛选所述落雷时间与所述时间点之间间隔最短的落雷点、所述雷电流幅值最大的落雷点以及所述落雷坐标与所述杆塔坐标之间距离最短的落雷点;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杆塔中与落雷时间与时间点之间间隔最短的落雷点距离最短的杆塔为第一故障杆塔、与雷电流幅值最大的落雷点距离最短的杆塔为第二故障杆塔以及与落雷坐标与杆塔坐标之间距离最短的落雷点距离最短的杆塔为第三故障杆塔。
上述线路雷击故障点定位方法及系统,结合线路跳闸时间点、线路杆塔信息以及落雷信息,通过距线路跳闸时间点最近时间、落雷信息中雷电流幅值最大以及落雷信息中落雷坐标距杆塔信息中杆塔坐标最近的三种筛选条件筛选线路走廊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落雷点,并计算距落雷点最近的杆塔,确定线路雷击故障点。上述线路雷击故障点定位方法及系统,无需登杆排查故障,从而解决了传统的登杆排查故障的低效性,有效提高线路雷击故障点定位效率,不依赖于线路具体电气参数,只需监测线路跳闸时间点、线路杆塔信息以及落雷信息即可实现大范围、不同电压等级线路雷击故障点的快速查找,适用性强,可靠性高。且无需在线路上安装大量定位装置,应用成本和维护成本较低,不会给线路运行安全带来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线路雷击故障点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线路雷击故障点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线路雷击故障点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线路雷击故障点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线路雷击故障点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线路雷击故障点定位系统的模块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14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