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中暑的方剂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8627.1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6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士海 |
主分类号: | A61K36/889 | 分类号: | A61K36/889;A61P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中暑 方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中暑的方剂。
背景技术
中暑是高温环境下,人体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正常人的体温由大脑皮层、间脑、延髓及视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管理。人体产生的热通过传导、辐射、对流和蒸发而散失,从而维持适当的体温。当外界温度过高,长时间日晒、湿热或空气不流通的高温环境等阻碍了散热时,就会发生中暑。
中暑的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41℃以上),无汗和意识障碍,常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数小时或老年,体弱,慢性病患者在连续数天高温后发生中暑,先驱症状有全身软弱,乏力,头昏,头痛,恶心,出汗减少,继而体温迅速上升,出现嗜睡,谵妄或昏迷,皮肤干燥,灼热,无汗,呈潮红或苍白。周围循环衰竭时呈紫绀,脉搏快,脉压增宽,血压偏低,可有心律失常,呼吸快而浅,后期呈陈-施氏呼吸,四肢和全身肌肉可有抽搐,瞳孔缩小,后期扩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严重患者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或肝,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尿蛋白和管型出现,血尿素氮,谷丙和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和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增高,血pH降低,血钠,钾降低,心电图有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表现。
热痉挛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中强体力劳动后,患者常先有大量出汗,然后四肢肌肉,腹壁肌肉,甚至胃肠道平滑肌发生阵发性痉挛和疼痛,实验室检查有血钠和氯化物降低,尿肌酸增高。热衰竭常发生在患者对热不适应,体内常无过量热蓄积,患者先有头痛,头晕,恶心,继有口渴,胸闷,脸色苍白,冷汗淋漓,脉搏细弱或缓慢,血压偏低,可有晕厥,并有手,足抽搐,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实验室检查有低钠和低钾。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虽有所不一,但在临床上可有二种或三种同时并存。
现有中医治疗中暑的药物也有不少,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CN104606648A(申请号201510099544.2)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中暑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藿香9份、郁金9份、栀子8份、麦冬6份。公开号CN103566149A(申请号201310608965.4)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中暑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扁豆12-18g,苦瓜8-15g,大蒜6-12g,韭菜10-20g。公开号CN103705905A(申请号201410019143.7)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紧急救治中暑昏厥的中药汤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鲜芦根汁10-30g,韭菜汁10-30g,鲜藕汁10-40g,生姜汁10-20g,苦瓜汁10-20g,雪梨汁10-40g,西瓜汁10-50g。
目前西医治疗中暑主要包括物理降温、静脉注射等,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恢复慢、副作用大,容易造成肝肾损害。现有的中药也有许多,但多数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治疗中暑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中暑的方剂,基于中医理论制备而成,具有散热解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的功效,能从根本上治疗中暑,且治疗周期短,成本低,无副作用,治疗效果理想。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一种治疗中暑的方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中暑的方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10-16份;茅瓜6-13份;珍珠菜9-14份;荔枝草8-16份;猪毛菜7-14份;石荠苧6-12份;凤冠草9-15份;七层楼8-14份;大腹皮6-15份;大尾摇9-12份;黄葵8-13份;九仙草10-15份;古钮菜9-16份。
一种治疗中暑的方剂,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12-14份;茅瓜9-11份;珍珠菜11-13份;荔枝草11-13份;猪毛菜10-12份;石荠苧8-10份;凤冠草11-13份;七层楼10-12份;大腹皮10-12份;大尾摇10-11份;黄葵10-12份;九仙草12-14份;古钮菜12-14份。
一种治疗中暑的方剂,更加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13份;茅瓜10份;珍珠菜12份;荔枝草12份;猪毛菜11份;石荠苧9份;凤冠草12份;七层楼11份;大腹皮11份;大尾摇10.5份;黄葵11份;九仙草13份;古钮菜13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将上述一种治疗中暑的方剂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口服液、颗粒剂、胶囊、片剂和丸剂的制备方法。
所述一种治疗中暑的方剂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士海,未经张士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8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