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基酸微肥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65622.3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6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华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鸿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氨基酸微肥。
【背景技术】
目前化学肥料的应用虽然促进了作物产量的提高,但若长期大量施用,就会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不但使增产效益明显下降,甚至会污染环境。因此,市面上出现微生物化肥替代现有的化肥,然而现有微生物化肥仅包括有锌、镁等元素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农作物营养的要求。
另外一方面,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硒进入人体后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硒脂,它具有破坏和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与体内重金属汞、铅、镉结合形成金属硒蛋白复合物而解毒。硒能够清除人体内代谢产生的大量毒物和废物,破坏在动脉血管壁沉积的胆固醇,防止动脉血管硬化,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其它心脑血管疾病。因此,硒也被逐渐应用到肥料中来,然而现有的硒肥产量低,质量不高,肥效低,不能满足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富含硒的氨基酸微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氨基酸微肥,所述氨基酸微肥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富啡酸、五氧化二磷、磷酸二氢钾、硫元素、硼元素、锌元素、铁元素、镁元素、钙元素、硒元素、有机质、氨基酸水解溶液。
优选地,所述氨基酸微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富啡酸10-15份、五氧化二磷10-20份、磷酸二氢钾10-15份、硫元素1-5份、硼元素1-5份、锌元素1-5份、铁元素1-5份、镁元素1-5份、钙元素1-5份、硒元素10-15份、有机质15-20份、氨基酸水解溶液20-30份。
优选地,所述硫元素、锌元素、铁元素、镁元素来自硫酸亚铁氨、硫酸锌和硫酸镁;所述硼元素来自硼砂;所述钙元素来自过磷酸钙;所述硒元素来自亚硒酸钠或硒酸钠。
优选地,所述有机质是茶油果压榨去油后的剩余残渣。
优选地,所述氨基酸水解溶液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在反应容器中加水100-140份,70-80%浓度的硫酸溶液充分混匀;加热到70-110℃开始恒温,反应时间8-12h后;加入碳酸氢铵调整容器中溶液的pH值至3-6时,加入含蛋白质的原料30-160份,继续加热到100-140℃开始恒温,反应时间8-12h后净化、沉淀、过滤除去滤渣,滤液即为氨基酸水解溶液。
优选地,在加热到70-110℃开始恒温,反应时间8-12h期间,每间隔1-2小时搅拌一次。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可溶性好,无沉淀、无污染物,作物易吸;另外,氨基酸水解溶液中加入硒元素、铁元素,能够改善土壤的营养成分,使农作物能够更好的吸收硒、铁等元素,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氨基酸微肥,所述氨基酸微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富啡酸10份、五氧化二磷10份、磷酸二氢钾10份、硫元素1份、硼元素1份、锌元素1份、铁元素1份、镁元素1份、钙元素1份、硒元素10份、有机质15份、氨基酸水解溶液20份。其中,所述硫元素、锌元素、铁元素、镁元素来自硫酸亚铁氨、硫酸锌和硫酸镁;所述硼元素来自硼砂;所述钙元素来自过磷酸钙;所述硒元素来自亚硒酸钠或硒酸钠。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质是茶油果压榨去油后的剩余残渣。另外,所述氨基酸水解溶液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在反应容器中加水100份,70-80%浓度的硫酸溶液充分混匀;加热到70℃开始恒温,反应时间12h后;加入碳酸氢铵调整容器中溶液的pH值至3时,加入含蛋白质的原料30份,继续加热到100℃开始恒温,反应时间9h后净化、沉淀、过滤除去滤渣,滤液即为氨基酸水解溶液;进一步地,在加热到70℃开始恒温,反应时间12h期间,每间隔2小时搅拌一次。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鸿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鸿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56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