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卓智能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安全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4656.0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9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谭博颖;周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马晓亚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终端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安卓智能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监测应用程序的网络上传数据;根据网络传输配置信息对网络上传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上传数据,网络传输配置信息用于对网络数据进行加密分类并配置安全策略;将加密上传数据通过数据安全通道发送给安全服务器,数据安全通道用于对网络数据的传输过程进行保护;接收安全服务器发来的对应加密上传数据的加密下传数据;对加密下传数据进行解密得到目标数据,将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应用程序。该实施方式提高了安卓智能终端传输网络数据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网络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安卓智能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安卓系统以其开放性、易用性和娱乐性得到了广大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等)厂商和用户的推崇。到2015年3月为止,基于安卓系统的手机量占到了全部手机的65%左右,可见安卓系统在手机市场的影响力。同时,越来越多的常规业务(如手机银行、手机订票等)通过手机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的形式在手机上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常规业务处理的效率和便利性。
同样的,由于安卓系统属于一个开放的平台,其自身对系统的管理权限要求不高,这就导致现有安卓系统的上网环境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虽然出现了很多对安卓手机的安全性进行加强的APP(如手机管家、手机杀毒软件等),但在提高安卓智能终端上网数据的安全性方面还很欠缺相应的保护措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安卓智能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安卓智能终端上网数据的安全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卓智能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监测应用程序的网络上传数据;根据网络传输配置信息对所述网络上传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上传数据,所述网络传输配置信息用于对网络数据进行加密分类并配置安全策略;将所述加密上传数据通过数据安全通道发送给安全服务器,所述数据安全通道用于对网络数据的传输过程进行保护;接收所述安全服务器发来的对应所述加密上传数据的加密下传数据;对所述加密下传数据进行解密得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应用程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卓智能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安卓智能终端通过数据安全通道发来的加密上传数据;对所述加密上传数据进行解密得到网络上传数据;将所述网络上传数据发送至对应的目标服务器;接收所述目标服务器发来的对应所述网络上传数据的目标数据;根据网络传输配置信息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下传数据,将所述加密下传数据通过所述数据安全通道发送给所述安卓智能终端。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卓智能终端的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监控单元,用于监测应用程序的网络上传数据;网络上传数据加密单元,用于根据网络传输配置信息对所述网络上传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上传数据,所述网络传输配置信息用于对网络数据进行加密分类并配置安全策略;加密上传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加密上传数据通过数据安全通道发送给安全服务器,所述数据安全通道用于对网络数据的传输过程进行保护;加密下传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安全服务器发来的对应所述加密上传数据的加密下传数据;加密下传数据解密单元,用于对所述加密下传数据进行解密得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应用程序。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全服务器,所述安全服务器包括:加密上传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安卓智能终端通过数据安全通道发来的加密上传数据;加密上传数据解密单元,用于对所述加密上传数据进行解密得到网络上传数据;网络上传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网络上传数据发送至对应的目标服务器;目标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服务器发来的对应所述网络上传数据的目标数据;目标数据加密单元,用于根据网络传输配置信息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下传数据,将所述加密下传数据通过所述数据安全通道发送给所述安卓智能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4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