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化秸秆裂解再生优质纤维生物饲料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3537.3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3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军;张刘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东农三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12 | 分类号: | A23K10/12;A23K10/30;A23K20/26;A23K20/20;A23K50/15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方博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化 秸秆 裂解 再生 优质 纤维 生物 饲料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化秸秆裂解再生优质纤维生物饲料加工方法。将揉碎或粉碎的秸秆生产用原料,通过柱塞螺旋将粉碎的秸秆原料送入蒸煮缸,蒸煮缸内通入高压蒸汽进行蒸煮初次裂解,蒸煮后的秸秆原料通过热磨机将秸秆研磨成纤维状,蒸煮裂解研磨后的纤维状秸秆原料通过柱塞螺旋排到裂解罐,将裂解后的纤维状饲料原料与饲料发酵营养剂混合,再将含有营养剂、水份30~70%的秸秆纤维湿性饲料接入精选微生物菌群再次进行酵解,生产出营养丰富的优质秸秆纤维生物饲料,然后再进行湿性直接包装或酵贮。本发明实现了工业化裂解和生物酵解相结合,大幅度提高了动物对木质素程度高的秸秆的消化利用率,克服了氨化、微生物黄贮等秸秆饲料加工降解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化秸秆裂解再生优质纤维生物饲料加工方法,属于饲料加工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年产农作物秸秆6亿多吨,每到秋冬之交,玉米秸秆焚烧污染空气往往造成大量雾霾。如何开发利用秸秆问题,是当代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对此,国家近几年来组织产、学、研等有关部门及力量进行多年有益的探索,采用物理、化学、微生物等手段进行处理,使秸秆利用率有所提高,但总的来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局面,仍旧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有的成本高,经济上不划算,有的难度大,技术上不易掌握,有的不方便,甚至不够科学,不够生态,只能就地小打小闹,不适合全局性的工厂化大规模生产与作业,不能把秸秆转变为可以流通的饲料产品和商品。
从动物饲用角度,现有的秸秆饲料存在秸秆木质化严重,污染严重,质量差异大,通常坚硬戮嘴,影响或严重影响动物的采食,如蜡熟期后的干玉米秸秆,牛羊只能采食干叶,茎几乎不能采食;有些有异味或不香,动物不喜食;粗蛋白含量常常较低,通常只有5%左右;不易被动物消化,营养品质及消化利用率很低。
为解决秸秆饲料利用问题,国内外已有了一些方法:
1、揉搓加工技术:把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等用揉搓机进行揉搓,使之松软,特别是解决玉米秸秆戮嘴吃不动的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的柔软程度。但此种方法功能单一,也不能解决秸秆饲料的食用中更深层次的问题。
2、粉碎加工技术:把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等用粉碎机进行粉碎,使之松软,能解决秸秆坚硬问题,但粉碎太细会影响动物消化机制,也不能解决秸秆饲料的食用中更深层次的问题。
3、蒸煮加工技术:把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等进行蒸煮,能在一定程度上软化原料,并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高分子物质水解,提高营养水平。但有的方法所需时间长,且这些方法使原料适合动物需要的软化程度常常不够,不能很好地解决影响动物消化的木质素因素,有的方法因处理温度高而时间又偏长导致原料中原有粗蛋白等营养破坏严重,有的有二次废水污染问题。
4、黄贮技术:“黄贮”是相对青贮而言。秸秆饲料的青贮和黄贮都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原理进行贮存的,因此统称为“微贮”。黄贮是利用干(黄)秸秆做原料,经机械揉搓粉碎后,加适量水和生物菌剂,入池压实或压捆装袋贮存的一种技术。黄贮加入的高效复合菌剂,在适宜的厌氧环境下,将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甚至一些木质素分解,并转化为糖类。糖类经有机酸发酵转化为乳酸、乙酸和丙酸,并抑制丁酸菌和霉菌等有害菌的繁殖,最后达到与青贮类似的贮存效果。但黄贮受秸秆质量、黄贮菌剂种类、加工工艺、霉菌毒素污染和贮存空间等许多条件限制,再加上秸秆木质化程度高,木质素的致密结构并没有被打开,很难形成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产品稳定性和质量差异较大,商品化率受到一定程度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即主要解决工厂化大规模生产与作业问题,解决秸秆木质素纤维高水平裂解并在此技术基础上进一步生物降解及秸秆饲料采食和利用效率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工业化生产秸秆裂解再生优质纤维生物饲料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东农三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东农三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35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向片竖立式调头出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美术绘画工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