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生态驳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58205.6 | 申请日: | 2015-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4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段高旗;石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路域(北京)生态投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 代理人: | 马灵洁 |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生态 驳岸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组合式生态驳岸结构,包括一级驳岸(1)和二级驳岸(2),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驳岸(1)为地框石笼结构,所述地框石笼结构包括框体(11),所述框体(11)形状为上下开口的正方形板框,材质为混凝土;所述框体(11)规则地安放河岸上,其顶部位于常水位以下,其底部延伸至河床;框体(11)的孔内种植水生植物(13);
所述二级驳岸(2)为椰壳纤维毯结构(21),所述椰壳纤维毯结构(21)形状为网状,其上表面自下至上依次为种子层(22)和营养土(23);所述椰壳纤维毯结构(21)固定在常水位及以上河岸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生态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驳岸(1)的框体(11)在河岸平面排列为网格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生态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级驳岸(2)为在河岸上固定有多排椰壳纤维毯结构(21);其中,同一排中的椰壳纤维毯结构(21)并排布置,相邻两排的椰壳纤维毯结构(21)之间交错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生态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驳岸(1)与所述二级驳岸(2)之间被紧密接合、交错搭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组合式生态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一级驳岸(1)的地框石笼结构中的所述框体(11)的材质为生态混凝土或钢筋生态混凝土;
所述框体(11)的截面为正方形单孔,所述框体(11)的上、下端与河岸位于同一水平面,安放在河堤上。
6.根据权利要求1、2和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式生态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椰壳纤维毯结构(21)由U型铆钉(24)固定在所述一级驳岸(1)上方的河岸上。
7.根据权利要求1、2和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式生态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
常水位下为所述一级驳岸(1)的地框石笼结构,在其框体(11)的内孔洞内填有卵石或建筑废弃物(12),所述地框石笼结构与河堤土壤基质之间设置土工布(14)。
8.根据权利要求1、2和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式生态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驳岸(1)的地框石笼结构,其框体(11)的孔洞内的水生植物(13)至少为种子种植或牙枝种植或幼苗移植。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式生态驳岸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平整场地,清除河提以及河床上的杂质;将在工厂预制好的地框石笼结构的框体(11)运至施工现场;
步骤二:在一级驳岸(1)位置的河堤土壤基质之上,铺设土工布(14);
步骤三:在铺设好的土工布(14)之上,由河堤向河床方向将地框石笼结构的框体(11)规则排列,并使框体(11)的顶部位于常水位以下;
步骤四:当框体(11)全部摆放完成后,向框体(11)的内孔洞内填充卵石或建筑废弃物(12)并种植水生植物(13);
步骤五:在二级驳岸(2)位置的河堤土壤基质之上,铺设椰壳纤维毯结构(21),铺设完成后使用U型铆钉(24)固定;
步骤六:在铺设并固定好的椰壳纤维毯结构(21)表面依次铺设种子层(22)和营养土(23);
步骤七:检查验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式生态驳岸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施工时,步骤二至四可与步骤五至六同时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路域(北京)生态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科路域(北京)生态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82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态水工护坡用砌块结构
- 下一篇:基于河流水能的细沙淤泥物气动清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