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种植竹荪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52011.5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3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曾雄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区鹏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524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种植 竹荪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种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高效种植竹荪的方法。
背景技术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3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目前,由于竹荪含有丰富的营养要素,深受食客的欢迎,野生产量已远远满足不了需求量,所以产生了人工培植竹荪的方法。但由于竹荪生长环境特殊,对温度、湿度和光照控制要求较高,尽管已经出现了不少人工培植竹荪的方法,但培植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产量较低,并且长势较差,容易在培植过程中就已经出现腐烂和发臭现象,降低经济效益,不利于竹荪的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效种植竹荪的方法,该方法无添加抗生素和激素药物,遵循竹荪生长过程中的特点提供所需养分,培植效果好,周期短,并且产量高,培植过程中发臭、发烂现象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效种植竹荪的方法,包括基地建设、菌种的培植、移植地的制作、菇种移植、后期管理,
(1)基地建设,所述基地建设是指选择地势平坦、杂草较少的湿润地,先对该地表的杂草和碎石进行清理,翻土并打烂,翻土深度为15~20cm,日晒3~4个小时后,均匀喷洒消毒水进行杀菌,8~10个小时后,再喷洒清水进行地面湿润;在该地面上搭建遮阳棚,所述遮阳棚长15~20m,宽8~15m,高度为3~4m,所述遮阳棚用不锈钢管作为支架,支架上覆盖塑料膜,所述遮阳棚留有进出口和通风口,并在所述遮阳棚内安装有紫外线灯;
(2)菌种的培植:所述菌种的培植包括培植料的制作和接种,所述培植料的制作是指用稻草、麦糠、鸡粪、河泥、石灰粉、干扁豆藤、韭菜苔、干蒜苗、白术、仙茅、肉苁蓉、太子参和水进行搅拌混合,放入到密封容器中,静置于温度为25~33℃、湿度为60~80%的环境下4~5天,然后通风,通风时长为30~40分钟;倒入蜂蜜水,倒入所述蜂蜜水与料的质量比为1:10,再静置于相同的环境下4~6天,然后将料平铺在干净的地面上通暖风进行干燥,直到料5成干停止,即可得到所述培植料;所述接种,是指将干燥后的所述培植料装入塑胶圆盘中,培植料高度低于圆盘口2~3cm,塑胶圆盘底部钻有小孔,孔的直径为4~6mm,将竹荪种洒在所述种植料上面,并浇一遍水,用保鲜膜对盆口进行密封,所述保鲜膜上穿有小洞,洞直径为2~3mm;将所述塑料圆盆置于温度为26~29℃,湿度为70~80%的条件下培植,并每隔7~9天浇一遍水,每隔5~8天掀开保鲜膜进行通风,通风时间为2~3个小时,到30~40天左右,可看到菇种长出,便可进行菇种移植工作;
(3)移植地的制作:所述移植地的制作是指用稻草、麦糠、猪粪、玉米须、枯枝、玉米杆、荷叶、山楂叶、茶渣、药渣、菊花、红花、夏枯草、百部、马兜铃、远志、酸枣仁和水放入到容器中捣烂搅拌,并加入白糖,加入所述白糖和料的质量比为1:10,将料倒入到密封容器中,静置于温度为35~42℃、湿度为60~70%的条件下存放11~12天,然后倒出在干净的地面上晒干,直到料5成干停止,再将料平铺成长方块状在所述遮阳棚内的地面上,所述长方块状的长为5~7m,宽为2~4m,高为20~30cm,块与块间留有过道,过道宽度为0.5~0.8m;
(4)菇种移植:所述菇种移植是指在所述遮阳棚内的料面上进行挖穴,穴深为8~10cm,穴距离为25cm×25cm,选择长势好、无发黑、无发臭和没腐烂的菇种作为移植对象,放置于穴位上,并用穴位周边的料对菇种进行压紧固定,然后在料面上铺上麻袋进行保温;
(5)后期管理:所述后期管理是指对所述遮阳棚进行控温控湿工作,保持温度控制在25~28℃、湿度控制在70~75%,并每隔9~11天打开所述通风口进行通风,每次通风时长为3~4个小时,每隔5~6天打开紫外线灯进行杀毒,杀毒时间为10~15分钟,进行灌溉和发现积水及时疏导;所述灌溉方式是:每隔7~9天用清水喷洒进行灌溉,灌溉后立即喷洒一遍营养素,喷洒营养素隔次进行;注意病害虫防治,即可等待竹荪收割。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水的制作方式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区鹏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高明区鹏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20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