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激光加工系统的液膜控制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2771.8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1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原;龙芋宏;鲍家定;刘鑫;童友群;冯唐高;毛建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6/122 | 分类号: | B23K26/12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 | 代理人: | 欧阳波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激光 加工 系统 控制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水下激光加工系统的液膜控制装置,水下激光加工系统包括工作台(9)和溢流槽(5),工作台(9)置于溢流槽(5)内,工作台(9)顶面为水平面,溢流槽(5)上缘高于工作台(9)顶面,进水管(8)于底部接入溢流槽(5),水从溢流槽(5)上缘溢出;片状的工件(3)水平固定于工作台(9)顶面,激光器的激光束(0)聚光于工件(3)上表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膜控制装置配有回形框(1),其为横截面为回形的框架,回形框(1)底面为密封固定的玻璃板(2),回形框(1)置于溢流槽(5)内、悬于工作台(9)上方,回形框(1)顶面高于溢流槽(5)上缘,溢流槽(5)内的水面高于回形框(1)底面;与进水管(8)相接的上进水管(10)的进水支管出水口上缘与玻璃板(2)底面相切,水注入玻璃板(2)底面和工件(3)的上表面之间成为流动的液膜;激光束(0)经回形框(1)的中部孔、玻璃板(2)和液膜,聚光于工件(3)上表面;
所述工作台(9)为长方体,所述回形框(1)的底面为大于工作台(9)顶面的相似矩形,所述回形框(1)的各侧面与工作台(9)的对应侧面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激光加工系统的液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支撑夹(4)的上臂(41)、下臂(42)的一端固定连接,上臂(41)和下臂(42)构成曲尺形,二者之间的夹角为100度~130度;回形框(1)每个外侧面铰接2个支撑夹(4)上臂(41)的上端,上臂(41)与回形框(1)之间有扭转弹簧(412),弹簧力使上臂(41)旋转靠拢回形框(1)侧面;同一侧面上的2个支撑夹(4)下臂(42)的下端连接同一支撑板(43),此支撑板(43)与回形框(1)该侧面下方工作台(9)的侧面平行相对;扭转弹簧(412)使处于工作台(9)四个侧面的四块支撑板(43)分别抵于与之相对的工作台(9)侧面,支撑夹(4)使回形框(1)悬于工作台(9)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激光加工系统的液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进水管(10)连接多根进水支管,进水支管在同一平面上均匀排列,进水支管出水口成一直线,位于玻璃板(2)的一边、且与之同长,进水支管出水口上缘紧贴玻璃板(2)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激光加工系统的液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进水管(10)的进水支管出水口内径为1.5mm,进水支管出口流速为0.5m/s~1m/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激光加工系统的液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溢流槽(5)外套有外溢流槽(6),外溢流槽(6)上缘高度等于或小于溢流槽(5)高度;外溢流槽(6)底部接出水管(7),出水管(7)直径大于进水管(8)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激光加工系统的液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辅助激光加工的水为(10~100)v%的乙醇,(10~100)v%的丙醇、甘油,(15~60)w%的氢氧化钾溶液、(15~60)v%硝酸溶液、(15~60)w%氯化钠溶液、(15~60)w%硝酸钠溶液中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激光加工系统的液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形框(1)顶面有均布的至少3个贯穿回形框(1)的螺孔,对应的调节螺栓(12)穿过各螺孔、底端伸出回形框(1)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277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板拼接直缝焊接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碳钢线材拉拔生产的焊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