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41803.2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7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国春朋;秦杰辉;谭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面板 驱动 方法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延长液晶的使用寿命,通常对液晶显示面板采用极性反转的方式进行驱动。在采用上述极性反转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电路中,控制芯片需要控制每条数据线的源电压在正极性电压和负极性电压之间频繁切换,这样便会导致充电压差较大,不利于降低液晶显示面板的功耗。
如图1所示,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现有液晶显示装置中,通常在充电时序开始时首先通过控制选通信号SELR、SELG和SELB为高电平,使得逐行扫描时每一行内所有的R、G、B子像素电极所对应的TFT均同时导通,并将各个子像素电极均充电至GND电压,即0V,从而使得该行内所有R、G、B子像素电极的电位同时成为GND电压,然后再依次控制选通信号SELR、SELG和SELB为高电平,进而依次打开R、G、B子像素电极对应的TFT,以对所述子像素电极逐一充入对应极性的像素电压。
如此便可在极性反转方式驱动的液晶显示面板电路中,先由负极性像素电压统一充电至0V,然后再由0V逐一充电至正极性像素电压,使得充电压差不至于太大,以降低液晶显示面板的功耗。
然而,一般情况下GND并不是正负极性像素电压切换的中间值,例如,假设公共电压为1.2V,则128灰阶亮度的源电压对应的正负极性像素电压分别为6V和-3.6V,如果按照先将各个像素电极均充电至GND电压的方式,则在由GND电压充电至正极性像素电压时,充电压差达到6V,该充电电压依然相对较大,从而导致充电时间较长,功耗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驱动方法,首先将液晶显示面板的各个子像素单元均充电至预充电电压,然后再依次将各个子像素单元从所述预充电电压充电至对应的像素电压,以降低采用极性反转的方式进行驱动液晶显示面板时的充电压差,缩短充电时间,进而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的功耗。
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驱动方法的液晶显示装置。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包括:
控制芯片同步输出第一电平的第一选通信号、第一电平的第二选通信号和第一电平的第三选通信号,控制连接于缓存器与每一像素列之间的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均导通;
所述缓存器输出预充电电压信号,将所述每一像素列内的子像素单元均充电至所述预充电电压,其中,所述预充电电压为以所述子像素单元同一灰阶亮度对应的正极性像素电压与负极性电压的均值为中心的10%浮动范围内的任一电压值。
其中,所述预充电电压为所述子像素单元最高灰阶亮度对应的正极性像素电压与负极性电压的均值为中心的预设浮动范围内的任一电压值。
其中,所述将所述每一像素列内的子像素单元均充电至所述预充电电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芯片输出第一电平的第一选通信号、第二电平的第二选通信号及第二电平的第三选通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第二晶体管及第三晶体管截止,所述缓存器输出用于驱动红色子像素单元的数据信号,将所述红色子像素单元从所述预充电电压充电至对应的像素电压。
其中,所述将所述红色子像素单元充电至对应的像素电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芯片输出第二电平的第一选通信号、第一电平的第二选通信号及第二电平的第三选通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晶体管导通、第一晶体管及第三晶体管T3,所述缓存器输出用于驱动绿色子像素单元的数据信号,将所述绿色子像素单元从所述预充电电压充电至对应的像素电压。
其中,所述将所述绿色子像素单元充电至对应的像素电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芯片输出第二电平的第一选通信号、第二电平的第二选通信号及第一电平的第三选通信号,控制所述第三晶体管导通、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截止,所述缓存器输出用于驱动蓝色子像素单元的数据信号,将所述蓝色子像素单元从所述预充电电压充电至对应的像素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18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注塑机
- 下一篇:注塑成型机的合模力测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