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易于加工的有机复合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7746.0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1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泉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79/08;C08L61/14;C08L97/02;C08K5/54;C08K5/098;C08K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100 江苏省淮安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于 加工 有机 复合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于加工的有机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有机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
有机复合材料本身的性能多种多样,对于易于加工的材料领域,其材料本身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同时在加热过程中,材料的本身的柔韧性进一步的增加,当材料冷却后,材料的质地变硬,拉伸强度和抗冲击性能有着明显的提高,而普通的有机复合材料远远达不到此种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塑性较好,冷却后强度高的易于加工的有机复合材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易于加工的有机复合材料,所述的复合材料中以重量份计各组分如下:聚乙烯28-30份,热塑性聚酰亚胺颗粒18-22份,环氧酚醛树脂15-18份,硅烷偶联剂2.5-3.5份,硬脂酸锌1.6-2.4份,色粉0.2-0.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5-2.8份,木质纤维粉末15-18份,聚乙烯蜡1.5-1.7份。
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材料中木质纤维粉末为经过干燥和灭菌后的固体颗粒粉末,粉末的含水率不超过5%。
本发明所述的热塑性聚酰亚胺颗粒为经过粉碎和筛网处理后的固体颗粒,其颗粒的直径不超过0.05mm。
本发明所述复合材料中的聚乙烯蜡需要经过溶化,在液体状态时缓慢滴加到混合体系中。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主要通过聚乙烯为主要原料,同时在配方中辅助添加热塑性聚酰亚胺颗粒,通过两者的组合作用,提高了有机复合材料的热塑性能。易于加工;同时通过配方中添加的石环氧酚醛树脂和硅烷偶联剂,当材料冷却后,保证了材料的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抗冲击性和拉伸强度有着明显的提高,实用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一种易于加工的有机复合材料,所述的复合材料中以重量份计各组分如下:聚乙烯28份,热塑性聚酰亚胺颗粒18份,环氧酚醛树脂15份,硅烷偶联剂2.5份,硬脂酸锌1.6份,色粉0.2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5份,木质纤维粉末15份,聚乙烯蜡1.5份。
根据上述配方生产得到的复合材料,材料本身在加工后,其抗冲击强度低于2.0KJ·mm-2,材料在冷却后,其抗冲击强度大于5.6KJ·mm-2。
实施例2:一种易于加工的有机复合材料,所述的复合材料中以重量份计各组分如下:聚乙烯30份,热塑性聚酰亚胺颗粒22份,环氧酚醛树脂18份,硅烷偶联剂3.5份,硬脂酸锌2.4份,色粉0.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8份,木质纤维粉末18份,聚乙烯蜡1.7份。
根据上述配方生产得到的复合材料,材料本身在加工后,其抗冲击强度低于2.2KJ·mm-2,材料在冷却后,其抗冲击强度大于5.8KJ·mm-2。
实施例3:一种易于加工的有机复合材料,所述的复合材料中以重量份计各组分如下:聚乙烯29份,热塑性聚酰亚胺颗粒20份,环氧酚醛树脂16份,硅烷偶联剂3.0份,硬脂酸锌2.0份,色粉0.3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6份,木质纤维粉末17份,聚乙烯蜡1.6份。
根据上述配方生产得到的复合材料,材料本身在加工后,其抗冲击强度低于2.3KJ·mm-2,材料在冷却后,其抗冲击强度大于5.7KJ·mm-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泉,未经王明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7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随机接入方法、基站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