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紫外荧光法的多链烃物质测量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7200.5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1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胡涛;熊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清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2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紫外 荧光 链烃 物质 测量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仪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紫外荧光法的多链烃物质测量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线多链烃类物质的测量是测量仪表行业难度较大的技术领域,设计多个学科,技术门槛高,原理复杂,总的来说,行业尚不成熟,处于发展中。目前国内产品,多以红外检测法为主,只能用于ppm以上级别的大量程测量,紫外荧光法更多见于一些国外产品,多使用氘灯。一般来说,在线多链烃物质测量装置普遍具有体积大,价格昂贵,寿命短等多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基于紫外荧光法的多链烃物质测量装置及其方法,在涉及海水、地表水和土壤测量条件下,适用于复杂恶劣的测量环境中,也适用于工业生产环境下的仪器测量,对水和土壤中各种多链烃类物质有很好的测量效果,可实现ug/L级别的测量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紫外荧光法的多链烃物质测量装置,包括供电电源、紫外光源发生器、光路装置、测量电路装置及控制电路装置,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外接数据接收装置交换模拟或数字信号;所述的供电电源分别与所述的紫外光源发生器、测量电路装置及控制电路装置连接,所述的紫外光源发生器与所述的光路装置连接并发出激发光到所述的光路装置,所述的光路装置的底部设置在被测水体内,并将所述的紫外光源发生器的激发光发射入被测水体内,并接收所述的激发光在被测水体内经多链烃物质后返回的荧光;所述的光路装置与所述的测量电路装置连接,并将被测水体返回的荧光传输到所述的测量电路装置内,所述的测量电路装置将所述的荧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的测量电路装置与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连接并将所述的电信号传输到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将所述的电信号转化为模拟输出信号或数字输出信号;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与所述的数据接收装置连接,并将所述的模拟输出信号或数字输出信号传输到所述的数据接收装置。
上述的基于紫外荧光法的多链烃物质测量装置,其中,所述的光路装置与所述的测量电路装置之间设有滤光片,所述的滤光片过滤被测水体返回的荧光。
上述的基于紫外荧光法的多链烃物质测量装置,其中,所述的数据接收装置为PLC或数采仪或PC机。
上述的基于紫外荧光法的多链烃物质测量装置,其中,所述的紫外光源发生器为LED光源或氙灯。
一种基于紫外荧光法的多链烃物质测量装置的检测方法,其中,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所述的基于紫外荧光法的多链烃物质测量装置上电后进行系统初始化。
步骤2:所述的基于紫外荧光法的多链烃物质测量装置正常进入工作模式,每次测量时,开启所述的紫外光源发生器。
步骤3: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扫描测量通道,所述的测量电路装置变换荧光信号为电信号,并发送到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
步骤4:采样完成后,关闭所述的紫外光源发生器。
步骤5: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判断是否数据采样成功,若数据采样成功则进行数据的计算处理,并将测量参数数值输出到所述的数据接收装置,若数据采样不成功,则输出为0。
步骤6:数据检测完成后,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判断是否进入下一次测量流程,若是,则返回步骤2,若否,则循环步骤6。
上述的基于紫外荧光法的多链烃物质测量装置的检测方法,其中,在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基于紫外荧光法的多链烃物质测量装置正常进入工作模式时,信号循环采样。
本发明能在线检测多链烃类物质,测量稳定性好,测量下限低,使用寿命长,安全无污染,能很好适应地表水、海水和土壤等的测量环境,安装方便,使用成本低,适合工业生产、油田监控、环境监测等多种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紫外荧光法的多链烃物质测量装置的连接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紫外荧光法的多链烃物质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清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清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7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