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电源品质检测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36982.0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8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姜永平;杨波;李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G01R31/00;G01R1/30;H02H3/20;H02H3/247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52102 | 代理人: | 陈源鸿 |
地址: | 563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电源 品质 检测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直流电源品质检测模块,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是一种直流用电设备电源品质的检测、调整、保护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很多直流用电设备在电源输入端都没有电源品质检测装置,导致用电设备容易受到电源电压剧烈波动的损坏,直流电源品质检测模块能够为用电设备设置可调的电压范围,使不符合要求的电源电压被拒之门外,当电源进入用电设备后如果出现过、欠压时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切断电源,避免异常电压送入终端造成安全事故。
现有交流全自动过欠压保护器GBGQ,过压保护范围为270±5V,欠压保护范围为170±5V。过欠压保护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保护电路的取样电压均来自输入整流滤波后的电压V0,取样电压分为两路,一路经R1、R2、R3、R4分压后输入比较器3脚,如果取样电压高于2脚基准电压,比较器1脚输出高电平去控制主控制器使其关断,电源无输出。另一路经R7、R8、R9、R10分压后输入比较器6脚,如取样电压低于5脚基准电压,比较器7脚输出高电平去控制主控制器使其关断,电源无法输出。在图1的电路中,通过取样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来确定关断或接通主控制器,无延时机制和电源电压输入范围控制。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电压准入功能及过、欠压保护功能的直流电源品质检测模块。
本发明的方案为:一种直流电源品质检测模块,它包含电压准入控制部分和过、欠压延时保护部分,所述电压准入控制部分又分为过压禁入比较电路、欠压禁入比较电路和准入继电器电路,所述过、欠压延时保护部分又分为过压保护电路、过压延时保护电路、欠压延时保护电路和保护继电器电路;
所述过压禁入比较电路、欠压禁入比较电路、过压保护电路、过压延时保护电路和欠压延时保护电路是输入电压经电阻分压的比较器电路;
所述准入继电器电路和保护继电器电路均是开关管继电器电路,两个电路的继电器都作用到一组开关上;
所述过压禁入比较电路和欠压禁入比较电路输出端并联连接到准入继电器电路的开关管上;
所述过压延时保护电路和欠压延时保护电路输出端并联连接到定时器的启动端,所述定时器的动作端再通过定时器开关管电路连接到保护继电器电路的开关管上。
所述的电压准入控制部分为:电压基准二极管D1、电阻R7及电容C2组成稳压电路,输出电压经电阻R4、R6分压后在7脚作为比较器U1A的基准电压,经电阻R12、R13分压后在4脚作为比较器U1B的基准电压;稳压电路正极连接比较器U1A和U1B的电源正极3脚,比较器U1A和U1B的负极 12脚接电源负极;取样电压U0分为两路,一路经R1、R2、R3分压后输入比较器U1A的6脚,另一路经R9、R10、R11分压后输入比较器U1B的5脚,比较器U1A和U1B的输出端并联后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串联继电器K1的线圈。
所述的过、欠压延时保护部分为:电压基准二极管D1、电阻R7及电容C2组成稳压电路,取样电压经电阻R17、R18串联和电阻R19、R20并联分压后连接到运放器U2A的3脚,稳压电路输出经电阻R21、R25分压后接运放器U2A的2脚,运放器U2A的输出端1脚经电阻R26与比较器U3A的比较端7脚连接;
取样电压连接电阻R28后接运放器U2B的6脚,电阻R29、R30串联后对取样电压分压,运放器U2B输出端7脚经电阻R31与比较器U3A的6脚连接,电容C9和电阻R32相互连接成一个充放电电路;比较器U3A的输出1脚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
取样电压经电阻R35、R45与比较器U3C、U3B的基准端5、8脚连接,稳压电源经电阻R38、R39串联分压后连接到比较器U3B基准端4脚;稳压电源经电阻R48、R49串联分压后连接比较器U3C基准端9脚,比较器U3B、U3C的输出端2、14脚分别连接二极管D5、D6的正极,二极管D5、D6的负极与电阻R41、R42串联后接定时器555的2脚和6脚;定时器555输出端3脚经电阻R43与开关三极管V3基极连接,三极管V3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3集电极连接电阻R44和二极管D7的正极;
二极管D4、D7的负极连接到开关三极管V2的基极,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串联继电器K2的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69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