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质瓷低温窑变红斑釉料、制备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4705.6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2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贤;刁龙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县冠鸿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质瓷 低温 红斑 釉料 制备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陶瓷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轻质瓷烧制的窑变釉料配方、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该种轻质瓷低温窑变红斑釉料配方,包括玻璃粉、透明熔块釉、红色料、霞石粉、硼酸、高岭土、氧化锌。该种窑变红斑釉料配方釉料成本低,使用方便,烧成温度低,具有独特的艺术感。该种窑变红斑釉料所烧制出的釉面效果具有红色或铜红色的底色,在底色上均匀的分布了不规则的黑色斑点,黑色斑点的大小和分别密度根据陶瓷器型和施釉厚度而变化,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使用该种釉料制作的瓷器提高了产品档次和销售价格,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另外该种釉料可以批量工业化生产、可快速推广、使用简单,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轻质瓷烧制的窑变釉料、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窑变釉即器物在窑内烧成时,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出窑后呈现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传统的窑变釉为中高温烧成,烧成温度在1200℃以上,烧成时间大都在12个小时以上,其烧成温度高、时间长,能源损耗大,导致成本高且不环保;而现有轻质白云陶窑变釉的釉面效果单一,品种单调,无法迎合不同个性的消费者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201110133469.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窑变釉白云陶及其制作工艺,该种窑变釉白云陶,包括白云陶坯体以及施于白云陶坯体表面上的釉层,该釉层包括直接施在白云陶坯体表面的底釉和施于底釉面上的面釉;底釉的各组分包括低温无铅熔块、着色氧化物、碳酸钙、碱土金属化合物、份高岭土;所述面釉的各组分按重量配比为低温无铅熔块、份氧化锌、份氧化钛、着色氧化物、份高岭土。该种窑变釉的烧成温度任需在1080-1100℃之间,所烧制出的釉面表面形成自然的结晶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审美多样化的需求也不断变化,如果能开发一种烧成温度低,具有区别于传统窑变效果的釉料,既能满足审美的多样化需求又具有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质瓷低温窑变红斑釉料、制备及使用方法。
轻质瓷低温窑变红斑釉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釉料按照重量份计如下:玻璃粉30-45份、透明熔块釉25-35份、红色料5-20份、霞石粉5-10份、硼酸 5-10份、高岭土3-8份、氧化锌2-5份。
优化的,釉料按照重量份计如下:玻璃粉40份、透明熔块釉30份、红色料10份、霞石粉5份、硼酸5份、高岭土8份、氧化锌2份。
优化的,釉料按照重量份计如下:玻璃粉42份、透明熔块釉28份、红色料6份、霞石粉8份、硼酸6份、高岭土5份、氧化锌5份。
轻质瓷低温窑变红斑釉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釉料称重配比,将玻璃粉、透明熔块釉、霞石粉、硼酸、高岭土、氧化锌放入球磨罐中,并加入50-60%的水;
步骤二,球磨10-15小时后,放入红色料加入球磨罐中一起球磨20-40分钟;
步骤三,将步骤二获得的釉料过筛待用,制得窑变红斑釉料。
进一步的,步骤三中的釉料过200目筛。
轻质瓷低温窑变红斑釉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轻质陶瓷坯体;
步骤2,将窑变红斑釉料升温至35-40℃,施于轻质陶瓷坯体上,放置5-10 小时;
步骤3,将上有窑变红斑釉料的陶瓷坯体放入窑炉中氧化焰烧制,烧成温度在980℃-1060℃之间。
进一步的,步骤2中的施釉方法为浸釉或喷釉。
进一步的,步骤3中,陶瓷坯体入窑后,窑炉迅速升温至烧成温度,烧成后自然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县冠鸿陶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县冠鸿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47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