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肩周炎急性期的外用膏药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30028.0 | 申请日: | 2015-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2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 发明(设计)人: | 史栋梁;史桂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4 | 分类号: | A61K36/8884;A61K9/70;A61P19/00;A61P29/00;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王逢伍 |
| 地址: | 450008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肩周炎 急性期 外用 膏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肩周炎急性期的外用膏药。
背景技术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引起的肌肉、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广泛慢性无菌性炎症。本病为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于祖国医学“肩凝”、“筋伤”等范畴,此病一般中老年多发。肩周炎临床表现主要有:局部疼痛、压痛、活动障碍,肩关节活动尤以上举、外展、内外旋受限为主,X线检查,一般无明显阳性所见,少数可发现肩部骨质疏松或有钙化灶。
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易受损伤而致病。引起肩周炎的病因常见于急性外伤使肩关节周围组织受损,包括关节囊、滑液囊、韧带和肌肉损伤慢性劳损导致肩关节周围结缔组织、肌筋膜,产生退行性改变,另外寒冷刺激及活动量减少等,均可导致肩周炎的发生。
该病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手法推拿、药物外敷、局部封闭、小针刀等,都有不同的疗效,但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在临床上副作用小而疗效确切的外用膏药就显示了其固有的优越性,因此,发明一种治疗肩周炎急性期的外用膏药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肩周炎急性期的外用膏药,可有效解决肩周炎的用药问题。
根据中医理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为本,治当求本,以通过药物循经络透皮吸收松解粘连的肌肉肌腱为目的。据此,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由以下重量计的:青风藤140-160g、雷公藤45-55g、桂枝55-65g、生川乌45-55g、生草乌45-55g、生南星45-55g、伸筋草45-55g、透骨草45-55g、松节45-55g、元胡45-55g、木瓜45-55g、威灵仙45-55g、冰片38-42g、麻油7000-8000ml和铅丹制成,先根据药物的性质粉碎为粗颗粒状,再将麻油入锅内加热熬至60℃,将松节、元胡、木瓜、生川乌、生草乌、雷公藤、生南星放入油中,升温至200-250℃,炸至药物表面微黄,再加入青风藤、桂枝、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对漂浮在油面的药物,用漏勺压沉,每4-6min,将诸药翻搅一次再压沉,如此反复3-5次,将药物熬至外表呈深褐色内部焦黄色为度,用漏勺将药渣捞出,得药油,在200―250℃继续煎熬8-12min,将熬成的药油倾人瓷盆内,沉淀过滤,滤过的药油复入锅内,以先小火后大火的火力,不停地搅动,熬至“滴水成珠”,即以搅棒蘸油滴冷水中,油滴在水中不散开并凝聚成一团呈饼状,离火,将铅丹置于筛内,筛动,使铅丹均匀撒在药油中,用木棍搅拌,使铅丹与药油充分产生作用,每500ml药油用铅丹120-240g,当药油烟雾由青色变成白色,并有香味放出,即成药膏,药膏放入冷水,浸泡,每一日换一次水,连续七日,取药膏团置于容器中,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将冰片兑入,搅匀,用竹签取药膏均匀摊在棉布上,制成直径4-6cm、厚度2mm的膏药。用时可将膏药在小火上烘软,敷于患处即可。
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无创伤、效果好、无毒副作用、治疗彻底、复发率低等优势,其研制成功,是肩周炎急性期的外用药物上的创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可由以下重量计的:青风藤141g、雷公藤46g、桂枝56g、生川乌46g、生草乌46g、生南星46g、伸筋草46g、透骨草46g、松节46g、元胡46g、木瓜46g、威灵仙46g、冰片39g、麻油7000ml和铅丹制成,先根据药物的性质粉碎为粗颗粒状,再将麻油入锅内加热熬至60℃,将松节、元胡、木瓜、生川乌、生草乌、雷公藤、生南星放入油中,升温至200-250℃,炸至药物表面微黄,再加入青风藤、桂枝、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对漂浮在油面的药物,用漏勺压沉,每4-6min,将诸药翻搅一次再压沉,如此反复3-5次,将药物熬至外表呈深褐色内部焦黄色为度,用漏勺将药渣捞出,得药油,在200―250℃继续煎熬8-12min,将熬成的药油倾人瓷盆内,沉淀过滤,滤过的药油复入锅内,以先小火后大火的火力,不停地搅动,熬至“滴水成珠”,即以搅棒蘸油滴冷水中,油滴在水中不散开并凝聚成一团呈饼状,离火,将铅丹置于筛内,筛动,使铅丹均匀撒在药油中,用木棍搅拌,使铅丹与药油充分产生作用,每500ml药油用铅丹120-240g,当药油烟雾由青色变成白色,并有香味放出,即成药膏,药膏放入冷水,浸泡,每一日换一次水,连续七日,取药膏团置于容器中,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将冰片兑入,搅匀,用竹签取药膏均匀摊在棉布上,制成直径4-6cm、厚度2mm的膏药。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学院,未经河南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00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