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催芽方法及白芨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8672.4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3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周燚;余磊磊;孙正祥;邓建新;龚天芝;方守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A01G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催芽 方法 白芨 育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科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催芽方法及白芨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白芨,即Bletillasfriata(Thunb.)Reiehb.f.,为陆生型兰科植物,其主要药用部分为干燥的白芨块茎,主含白芨胶,其含量高达50%。首先,白芨胶对皮肤无毒无刺激作用,是绿色安全产品;其次,白芨胶具有止血补肺、生肌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内外伤出血,疮疡肿毒,促进皮肤修复具有奇效,是云南白药、葵花胃康灵、创口贴等药物的主要原料;再者,白芨胶还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皮肤衰老的功效,在化妆品行业具有广泛用途;最后,白芨胶具有很高的粘稠特性,可做为增稠剂、悬浮剂、助乳化剂等作用,在食品行业具有广泛的用途。全国每年需求白芨干品约2000-3000吨,而每年现实供应量仅有300吨左右,缺口巨大,导致白芨价格年年攀升,现在白芨干品接近800元/kg。
白芨及其它兰科植物的种子构造简单,成熟时为原胚阶段,非常细小且无胚乳,多数种子无萌发所需的营养贮存组织,自然状态下很难萌芽成苗,只有当白芨种子落在阴暗、潮湿且含有共生菌环境才能顺利萌芽成苗。随着白芨价格高企,野生资源逐渐被采挖而接近枯竭,这反过来又助长了白芨价格的进一步攀升。目前白芨种植业面临的最大难关在于种苗严重短缺。
白芨的自然繁殖是以分株繁殖为主,种植两年生的假鳞茎只能长1个新的假鳞茎,第三年增长2个,第四年再增长4个,其繁殖周期长,繁殖效率低,很难满足大量栽培的需要。同时由于连续分芽繁殖3代后,第1代的母球茎就很难再萌芽,这给以传统分株的育苗方式带来较大困难,实际生产中有些母球茎不能萌芽生长。
通过组培方式以白芨种子为基础育出的无菌苗是目前能大量供白芨苗的主要方式。但组培无菌苗最大难关在于种苗根部携带的琼脂固体培养基无法洗干净,导致人工驯化过程中受病菌感染的死亡率很高,白芨苗的成活率低,难以满足白芨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白芨高质量种苗的培育至关重要。
也有实验做直播育苗的,但直播苗的条件要求相当苛刻,需要共生菌接种,以及合适的温度、湿度和pH值。直播苗缺陷在于萌芽率低于10%,且萌芽所需时间长,约需3-4个月才能萌芽分化出芽,长成5-10cm的苗需要1年半时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催芽方法及白芨育苗方法,该人工催芽方法解决了种苗根部携带的固体培养基无法洗净的问题,且育苗方法的成活率高,育苗时间短。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工催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种子接种于培养基中培养,所述培养基包含质量百分比为0.1-2.0%的刺槐豆胶;
(2)将解木聚糖类芽孢杆菌接种于培养基上,降解培养基,所述解木聚糖类芽孢杆菌于2009年1月8日保藏于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NO:M209014,命名为解木聚糖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xylanilyticusYUPP-1。
解木聚糖类芽孢杆菌YUPP-1的菌学特性:
革兰氏染色阳性或阴性,杆状,大小为0.3-0.8×3-5μm,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兼性厌氧,产椭圆形芽孢,芽孢端生。盐离子浓度高于1%不利于其生长繁殖。其在肉汤固体培养基表面菌落污白色,表面湿润光滑。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应用了上述人工催芽方法的白芨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上述人工催芽方法对白芨进行催芽;
(2)在地面上铺基质,再在厢面上撒白芨共生菌即得苗床,将白芨芽播种至苗床上培养育苗;所述白芨共生菌的获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消毒的白芨块茎在培养基上于23-27℃下培养3-5天,将菌丝定殖于白芨块茎内,选取不会导致白芨无菌苗死亡的菌丝,即为白芨共生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人工催芽方法通过在催芽的培养基中添加刺槐豆胶,并在催芽完成后添加解木聚糖类芽孢杆菌YUPP-1使该特殊培养基可以完全液化,解决了种苗根部携带的固体培养基无法洗净的问题,显著提高苗的成活率;将该人工催芽方法用于白芨并进一步进行规模化快速育苗,克服了组培方式育苗的移栽成活率不高的缺陷,使成活率由50%以下提高至95%以上,效果明显,移栽大田无死苗现象及缓苗期,同时明显缩短直播苗的育苗时间,可提前4-6个月左右成苗,且操作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降低了育苗成本、提高了育苗速度与效率,对兰科药用植物的人工大规模种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工催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8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