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模块化储能系统演化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8095.9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9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忠;王坤洋;李又宁;苏涛;毛海波;闫雪生;胡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2J3/28;G06Q1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复杂 网络 理论 模块化 系统 演化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模块化储能系统演化分析方法,将模块化储能系统中的对象抽象成为模块化储能系统网络模型中的节点,模块化储能系统中对象间的相互作用抽象为网络节点间的连边,采用二分网络模型建立模块化储能系统网络模型,模块化储能系统网络模型的物理意义清晰,易于工程人员操作和实现;针对在总单体电池节点数量不变的条件下,模块化储能系统有电压响应能力(串联结构)、电流响应能力(并联结构)两种基本演化方式,定义演化评价指标,可以有效发现系统结构演化规律,揭示影响模块化储能系统结构演化的原因和关键因素,为有针对性的提出模块化储能系统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模块化储能系统演化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储能技术是改善电力供需矛盾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各类电化学电池储能技术为满足实际需求须采用若干个电池模块串并联组合而成的模块化储能系统。模块化储能系统的结构包括:基本构成元素(电池单体与其相互间的连接)、基本元素组成的网络支路(串并联支路)、多层支路构成的子网络(满足实际要求的最小网络单元)和多个子网络构成的储能系统(满足负荷需求的多个子网络系统)。在总电池单体数量不变的条件下,模块化储能系统网络有电压响应能力(串联结构)、电流响应能力(并联结构)两种基本演化方式。当模块化储能系统中的组成单元(电池单体)数量较大时,组成单元之间的关系数量(串并联方案)呈加速增长趋势,系统演化的复杂性随之增加。
复杂网络理论用于研究受各种机制控制并动态变化的系统。针对在总电池节点数量不变的条件下,模块化储能系统网络有电压响应能力(串联结构)、电流响应能力(并联结构)两种基本演化方式,借鉴模块化储能系统实证的设计经验和系统科学的理论研究成果,构建模块化储能系统网络演化模型,利用复杂网络基本特征参数和模块化储能系统评价指标,对于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不同设计类型,实现对系统网络演化规律进行分析,开展对相应设计类型的评价,提出模块化储能系统优化设计的方案,指导装置设计和性能改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有的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复杂系统网络结构演化分析与评价方法未明显涉及到通过模块化储能系统网络模型构建、演化方式和评价指标等开展模块化储能系统网络结构演化分析与评价。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简单、准确、有针对性的分析模块化储能系统结构演化,本发明提供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模块化储能系统演化分析方法,获取模块化储能系统单体电池数量和拓扑结构,并采用二分网络模型构建模块化储能系统网络模型;计算不同演化模式下的模块化储能系统的演化评价指标,最后根据演化评价指标对模块化储能系统进行演化分析。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模块化储能系统演化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模块化储能系统单体电池数量和拓扑结构;
步骤2:采用二分网络模型构建模块化储能系统网络模型;
步骤3:根据演化评价指标对模块化储能系统进行演化分析。
所述步骤2中,模块化储能系统网络模型中的节点类型包括单体电池节点和单体电池间的连接点节点,单体电池节点的连接关系作为连边,单体电池节点分别接入相邻连接点节点,同类节点间不存在连边;单个电池节点和连接点节点依次相连构成串联模组,连边分别接入相临连接点节点的两个以上单体电池节点构成并联模组,串联模组和并联模组经并/串联构成模块化储能系统网络模型。
在总的单体电池节点数量不变的条件下,演化模式包括第一演化模式和第二演化模式;
所述第一演化模式是指通过串联模组的串联倍增演化,扩展模块化储能系统的电压等级;
所述第二演化模式是指通过并联模组的并联倍增演化,扩展模块化储能系统的电流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80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元升级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太阳能报警器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