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规格高强板中浪瓢曲的叠板矫直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25024.3 | 申请日: | 2015-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1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安丰辉;王道远;刘春;吴俊平;赵显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1/02 | 分类号: | B21D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 地址: | 21003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格 高强 板中浪瓢曲 矫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钢领域,涉及一种薄规格高强板中浪瓢曲的叠板矫直方法。
背景技术
为适应钢铁下游用户轻量化设计需要,中厚板生产厂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开发出厚度更薄、强度更高的钢板。为达到强度要求,热轧板需要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受淬火机水凸度影响,钢板边部和中央冷却速度存在差异,当其组织应力超过屈服应力时,钢板会发生瓢曲变形,中浪是其中一种比较典型的瓢曲类型(如图1所示),低温回火对瓢曲量的改善程度有限,后续冷矫直工序是提高板形质量主要手段。
若瓢曲板采用平辊无法实现有效矫直,通常会借助弯辊补偿使工作发生弯曲变形,使钢板在矫直过程中局部引入张力,实现带张力矫直,以此提高矫直效果。强度级别低、厚度厚的钢板需要的弯辊补偿量小,矫直效果明显,但对强度级别高、厚度薄的钢板需要较大的弯辊补偿才能产生效果。较大的弯辊补偿致使矫直机工作辊和支撑辊轴承受力不均匀程度加大,导致轴承使用寿命缩短,甚至产生轴承破碎现象,影响生产节奏,因此,矫直机实际使用的弯辊补偿量需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致使薄规格高强板无法利用常规矫直工艺得到有效矫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规格高强板中浪瓢曲的叠板矫直方法,该方法通过采取口字形衬板叠放在待矫直板上方一起进行矫直的方法,使钢板边部在矫直过程中产生张力,增加钢板边部中心厚度层的弹性变形量,最终实现薄规格高强板中浪瓢曲的有效矫直。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薄规格高强板中浪瓢曲的叠板矫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口字形衬板叠放在待矫直板上方一起进行矫直,使钢板边部在矫直过程中产生张力,增加钢板边部中心厚度层的弹性变形量,实现薄规格高强板中浪瓢曲的有效矫直;具体步骤如下:
1)衬板制作:选取衬板,衬板长度比待矫直板长0~600mm、宽度与待矫直板相同、厚度大于等于5mm,利用等离子切割机将衬板中部切掉,边部剩余宽度为300~1000mm,头尾剩余长度为400~700mm,制成口字形衬板;
2)将待矫直板吊运到矫直机机前辊道,然后将口字形衬板吊运到待矫直板上方,利用矫直机机前辊道配备的对中装置使口字形衬板和待矫直板对齐;
3)第一道次矫直:二级计算矫直辊缝需要的钢板强度为待矫直板钢板强度,钢板厚度为待矫直板厚度和衬板厚度之和,塑性变形量选用80%,待辊缝计算并自动设定结束后启动第一道次矫直,矫直结束后将衬板吊离待矫直板;
4)第二道次矫直:二级计算矫直辊缝需要的钢板强度为待矫直板钢板强度,钢板厚度为待矫直板厚度,塑性变形量选用60%,待辊缝计算并自动设定结束后启动第二道次矫直,矫直结束后测量钢板的平直度。
本发明中,利用矫直机机前辊道配备的对中装置使口字形衬板和待矫直板边部对齐,待矫直板长度位于口字形衬板中间区域,即头尾对齐。
进一步,口字形衬板边部宽度为500mm,头尾长度分别为700mm,厚度为5mm。
本发明成功解决了薄规格高强板中浪瓢曲无法利用常规矫直工艺实现矫直的问题。利用口字形衬板叠放在待矫直板上方一起进行矫直的方法,使钢板边部在矫直过程中产生张力,增加钢板边部中心厚度层的弹性变形量,最终实现薄规格高强板中浪瓢曲的有效矫直,矫直效果好,矫直后钢板质量符合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中浪瓢曲型钢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口字形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中浪瓢曲板和衬板叠加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6mm屈服强度为1100MPa耐磨板中浪瓢曲的冷矫直方法,该方法使用的矫直机辊径和辊距分别为180mm和240mm。钢板尺寸规格为6×2500×8000mm,原始平直度约为33mm/2m,叠板的外形尺寸为5×2500×8000mm,叠板边部宽度为500mm,头尾长度分别为700mm。待矫直板和衬板叠板、对中后,第一道次利用11mm、1100MPa和80%塑性变形率作为二级计算依据,计算获得入口辊缝为-5mm,出口辊缝为0mm,辊缝设定完成后启动第一道次矫直,矫直结束后调离口字形衬板。第二道次利用6mm、1100MPa和60%塑性变形率作为二级计算依据,计算获得入口辊缝为-4mm,出口辊缝为0mm,设定完成后启动第二道次矫直,矫直结束后测量钢板的平直度小于6mm/2m。
具体过程如下:
1)衬板制作:选取5×2500×8000mm的耐磨板,利用等离子切割机切割成口字形衬板,衬板边部宽度为500mm,头尾长度分别为7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50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