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封闭卧式双转子发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0688.0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6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苏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卫星 |
主分类号: | H02K16/02 | 分类号: | H02K16/02;H02K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458030 河南省鹤壁市淇***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转子组件 电刷 外转子驱动 导电环 外转子框架 发电设备 固定架 双转子 外转子 支撑架 端盖 转动方向相反 集电环组件 内转子组件 转子驱动轴 绕组封装 使用寿命 同轴设置 外界环境 装置驱动 故障率 内转子 驱动轴 外侧面 | ||
1.全封闭卧式双转子发电设备,包括外壳、内转子组件、外转子组件和集电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转子组件包括内转子驱动轴,其上设有绕组;
所述外转子组件包括呈圆筒状的外转子框架和分别固定在其两端的第一外转子端盖和第二外转子端盖,所述绕组封装在所述外转子框架内,所述外转子框架的内圆周面上设有与所述绕组匹配的磁铁,所述第二外转子端盖的外侧面中心处设有外转子驱动轴;
所述内转子驱动轴和所述外转子驱动轴同轴设置,分别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且端部伸出所述外壳,用于匹配连接转动方向相反的内转子驱动装置和外转子驱动装置;
所述集电环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导电环和电刷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电刷固定架,所述导电环固定在所述内转子驱动轴上且与所述绕组电连接,所述电刷固定在所述电刷固定架上且与所述导电环匹配连接;
所述内转子驱动轴和所述外转子驱动轴的伸出端直径相同,
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为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组合形成的套筒状结构,所述轴承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内封盖和外封盖,所述内转子驱动轴上设有第一内转子轴承,所述外转子驱动轴上设有第一外转子轴承;与所述第一内转子轴承相匹配的轴承座为第一内转子轴承座,其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一轴承槽;与所述第一外转子轴承相匹配的轴承座为第一外转子轴承座,其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二轴承槽,所述第一内转子轴承嵌装于所述第一轴承槽内,所述第一外转子轴承嵌装于所述第二轴承槽内;
所述内转子驱动轴与所述第一内转子轴承、第二内转子轴承和第二外转子轴承相配合,所述外转子驱动轴与所述第一外转子轴承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卧式双转子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转子端盖的中心处设有第二外转子轴承座,所述第二外转子轴承设置在第二外转子轴承座内;所述第二外转子端盖的外侧面中心处设有由粗到细的台阶轴,所述台阶轴的大直径部形成第二内转子轴承座,所述第二内转子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转子轴承座内;所述台阶轴的小直径部形成所述外转子驱动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卧式双转子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环通过导线与所述绕组电连接,所述导线贯穿所述内转子驱动轴的轴孔,一端进入所述外转子框架内与所述绕组连接,另一端在所述外转子框架与所述导电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卧式双转子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承座和所述下轴承座的接合面上的外侧面,分别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连接部,用螺栓将连接部固定使所述上轴承座和所述下轴承座固定形成所述轴承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双转子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驱动装置和所述内转子驱动装置采用机械能驱动装置、风能驱动装置或流体驱动装置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卫星,未经苏卫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068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