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瑞丽茜种子处理及催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19754.2 | 申请日: | 2015-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2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贵祥;邵金平;柴勇;毕波;和丽萍;孟广涛;李品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2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瑞丽 种子 处理 催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瑞丽茜培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瑞丽茜种子处理及催芽方法。
背景技术
瑞丽茜Fosbergia shweliensis基名为Randia shweliensis,异名保山茜,云南特有。瑞丽茜为茜草科茜树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花期6月,种子在第二年成熟。产于云南西部;生于海拔1800-2000米处的山谷溪边疏林中。
瑞丽茜是云南特有种,其分布范围窄,数量少。瑞丽茜种子在第二年才成熟,因此,很多种子在冬季被老鼠或其它动物作为食物吃掉(若不被动物或人为危害,种子一般不落下,一直挂在树上4-5年),种子保存数量较少或没有,天然更新困难,处于濒危状态,被云南省列为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2010-2020)。
发明内容
为了解除瑞丽茜树种的濒危状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瑞丽茜种子处理及催芽方法,可有效提高该树种的种子发芽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瑞丽茜种子处理及催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当年10月-11月进行球果采摘,采摘后将整个球果放置在15-20℃的阴凉的地方摊开保存,每周翻动一次,避免发霉,放置到第二年5-6月份,得球果内种子;经检测,此时所有球果内的种子均已成熟,发芽率可达85%以上,不处理的种子发芽率不到50%。
S2、将步骤S1所得的球果种子剥开,洗净,晾净水分后在沙床上进行播种,播种厚不超过1厘米;
S3、播种完成后均匀撒上1-2厘米厚的沙子,并盖上拱棚薄膜进行催芽,一个月将出芽的种子选出点播,没有出芽的继续盖上薄膜催芽。
其中,所述沙床的宽为90厘米,长依地形而定。
其中,所述沙床的沙子采用不含泥土的河沙,沙子铺设厚度为30-50厘米。
优选的,包括如下步骤:
S1、当年10月中旬进行球果采摘,采摘后将整个球果放置在17.5℃的阴凉的地方摊开保存,每周翻动一次,避免发霉,放置到第二年5月中旬,得球果种子;
S2、将步骤S1所得的球果种子剥开,洗净,晾净水分后在沙床上进行播种,播种厚不超过1厘米;
S3、播种完成后均匀撒上2厘米厚的沙子,浇透水后,搭建拱棚并盖上薄膜进行催芽,一个月将出芽的种子选出点播,没有出芽的继续盖上薄膜催芽。
优选的,沙子铺设厚度为40厘米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10月-11月进行球果采摘,很好的避免了野生动物的危害,同时通过合理的球果和催芽处理技术,解除了瑞丽茜树种的濒危状况,有效的提高了该树种的种子发芽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S1、当年10月进行球果采摘,采摘后将整个球果放置在15℃左右阴凉的地方摊开保存,每周翻动一次,避免发霉,放置到第二年5月份,得球果内种子;
S2、将步骤S1所得的球果种子剥开,洗净,晾净水分后在沙床上进行播种,播种厚不超过1厘米;
S3、播种完成后均匀撒上1厘米厚的沙子,并盖上拱棚薄膜进行催芽,一个月将出芽的种子选出点播,没有出芽的继续盖上薄膜催芽。
实施例2
S1、当年11月进行球果采摘,采摘后将整个球果放置在20℃的阴凉的地方摊开保存,每周翻动一次,避免发霉,放置到第二年6月份,得球果种子;
S2、将步骤S1所得的球果种子剥开,洗净,晾净水分后在沙床上进行播种,播种厚不超过1厘米;
S3、播种完成后均匀撒上2厘米厚的沙子,并盖上拱棚薄膜进行催芽,一个月将出芽的种子选出点播,没有出芽的继续盖上薄膜催芽。
实施例3
S1、当年10月中旬进行球果采摘,采摘后将整个球果放置在17.5℃的阴凉的地方摊开保存,每周翻动一次,避免发霉,放置到第二年5月中旬,得球果种子;
S2、将步骤S1所得的球果种子剥开,洗净,晾净水分后在沙床上进行播种,播种厚不超过1厘米;
S3、播种完成后均匀撒上2厘米厚的沙子,浇透水后,搭建拱棚并盖上薄膜进行催芽,一个月将出芽的种子选出点播,没有出芽的继续盖上薄膜催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未经云南省林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97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