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角膜基质炎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18295.6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7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蔡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宇平 |
主分类号: | A61K36/704 | 分类号: | A61K36/704;A61P27/02;A61P31/04;A61P31/2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22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角膜 基质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角膜基质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角膜基质炎或称角膜间质炎,也称为非溃疡性角膜炎,是指发生在角膜基质层的非溃疡性、非化脓性炎症。梅毒螺旋体、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和单疱病毒感染是常见的病因。本文仅就梅毒性角膜基质炎作一介绍。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眼部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伴睫状充血;主要临床特征为角膜基质层水肿浸润,随后常发生血管化,视力呈不同程度下降。角膜基质炎属于祖国医学的“混睛障”范畴。本病属风轮疾病,内应于肝胆,故本病多因肝经风热或肝胆热毒蕴蒸于目,热的津液,瘀血凝滞引起;或邪毒久伏,耗损阴液,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肝经湿热所致者病程更长。本病初起怕热羞明,眼睑难睁,眼珠疼痛,视力下降,抱轮暗红,或白睛混赤,黑睛深层呈圆盘状混浊,或混浊自中央或周边开始,逐渐漫掩整个黑睛,致黑睛晦暗无华,如磨砂玻璃状。与黑睛病变的同时,即可发生瞳神紧小或干缺,故须注意,以免处理不当,导致失明。本病辨证,须细审病因。著黑睛混浊,抱轮红赤,畏光流泪者为肝经风热所致;著黑睛混浊,眼珠钝痛者为湿热内蕴所致;著黑睛赤脉贯布,抱轮暗赤,刺痛流泪者为肝胆热毒所致;若反复发作,黑睛暗晦,抱轮微红,疼痛不显者为虚火上炎所致。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卡密【别名】西伯利亚白刺、酸胖、哈莫儿。【来源】药材基源:为蒺藜科植物小果白刺和齿叶白刺的果实。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性味】甘酸;微咸;温。【归经】脾;肝;肾经。【功能主治】健脾胃;益气血;调有经。主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气血两亏;身体瘦弱;有经不调。【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摘录】《中华本草》。
毕澄茄【别名】澄茄、毗陵茄子、毕澄茄、毕茄。【来源】为胡椒科植物荜澄茄或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果实,在果实充分成长而未成熟仍呈青色时采收,连果枝摘下,晒干。干燥后,摘下果实(每粒须连小柄)。【性味】辛、温。【归经】归脾、肾经。【功能主治】温暖脾肾,健胃消食。治食积气胀,脘腹冷痛,反胃呕吐,肠鸣泄泻,痢疾,痰癖。【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g。【注意】阴虚血分有热,发热咳嗽禁用。【摘录】《中华本草》。
佛甲草【别名】火烧草、火焰草、佛指甲、半支连、铁指甲、狗牙半支、龙水草、回生草、禾雀舌、万年草、午时花、金枪药、狗牙瓣、小佛指甲、尖叶佛甲单、枉开口、鼠牙半枝莲、猪牙齿、土三七、养鸡草、关叶小石指甲。【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佛甲草的茎叶。采收和储藏:鲜用随采;或夏、秋两季,拔出全株,洗净,放开水中烫一下,捞起,晒干或炕干。【性味】甘;淡;寒。【归经】心;肺;肝;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血。主咽喉肿痛;目赤肿毒;热毒痈肿;疔疮;丹毒;缠腰火丹;烫火伤;毒蛇咬伤;黄疸;湿热泻痢;便血;崩漏;外伤出血;扁平疣。【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摘录】《中华本草》。
稀花蓼【别名】白回归、连牙刺。【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稀花蓼的全草。采收和储藏:花期采收全草,鲜用或晾干。【归经】肝经,肾经,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急慢性肝炎;小便淋痛;毒蛇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摘录】《中华本草》。
埃蕾【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百金花的带花全草。采收和储藏:开花时采时,洗净,晒干。【性味】苦;性寒。【归经】肝;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肝炎;胆囊炎;头痛发热;牙痛;扁桃体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摘录】《中华本草》。
二郎剑【别名】见血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穗兔耳风的全草。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性味】味苦;酸;性凉。【功能主治】散瘀清热;止咳平喘。主跌打损伤;血瘀肿痛;毒蛇咬伤;肺热咳嗽;哮喘。【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摘录】《中华本草》。
苍山橐吾【别名】尖叶橐吾。【来源】菊科苍山橐吾,以根入药。【性味】苦,温。【归经】归肺肾二经。【功能主治】散寒,润肺降气,化痰止咳,利尿。主治风寒咳嗽,支气管炎,肺结核咳血,咽喉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12g。【摘录】《中华本草》。
木天蓼【别名】天蓼、藤天蓼、天蓼木、金莲枝、含水藤、牛奶奶、钻地风、羊桃、羊奶奶树。【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木天蓼的枝叶。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晒干或鲜用。【性味】辛;温;【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除风湿;温经止痛;症瘕。主中风半身不遂;风寒湿痹;腰疼;疝痛;症瘕积聚;气痢;白癞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注意】本品辛温耗气,不宜久服。【摘录】《中华本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宇平,未经蔡宇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82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治疗白内障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