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对位密码系统的对称加密方法及间接通信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18125.8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1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褚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褚万青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对位 密码 系统 对称 加密 方法 间接 通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对位密码系统的对称加密方法;明文L被发信方的AI对位加密成至少2个密码字符Xcih后,在该2个及以上Xcih之间,进行数学运算,得到运算密码Mk,则L被AI对位加密成Mk;半密文(L+Mk)被传送给收信方的AII,AII对L进行相同的对位加密、得到密文N,如果N=Mk,则收信方确认L;密码攻击者因为看不到“所有的加密得到的Xcih”(相当于该Xcih被隐藏),所以,极难破解“Mk是如何被运算出来的”,从而极难破解出Xcuh、“破解密码表和/或攻击半密文”。在所述对称加密方法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间接通信法(通过VVV的中介,发信方向收信方发送半密文),极大地有助于安全的电子支付、文字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称加密密码(对位密码)、一种间接通信的方法,尤其涉及在对位密码之间进行运算、进而隐藏对位密码的对称加密方法。
背景技术
关于现有信息安全技术。(1)为了电子支付的安全,经常需要运用随机的验证码;例如,网络购票,需要运用电脑上的验证码,但是往往不能防止“黄牛”运用抢票软件进行的抢票行为;(2)例如,操作网银时,银行向银行卡用户发送的手机短信验证码,有可能被手机病毒拦截(屏蔽)或有可能被偷窥、进而被偷偷地转发到犯罪分子指定的手机上,造成用户的银行卡被盗刷;(3)正在使用的磁条银行卡容易被犯罪分子克隆、盗刷;(4)IC芯片银行卡在商场、超市使用时,输入的支付密码容易被偷窥;(5)非对称加密算法RSA(公钥加密算法,已用于银行的USBKey,如U盾)的密钥长度有1024位或2048位,导致计算相对慢,甚至耗电量相对大,只适用于小数据,也不通用(需要下载相对固定的客户端,不便于移动使用);(6)生物识别(指纹、人脸、虹膜、静脉)不仅在技术或硬件方面有局限性,而且不能鉴别通信内容的真假(只能鉴别通信者的身份,通信内容有可能被篡改);(7)智能手机二维码支付(移动支付),虽然方便,但是支付密码会被木马病毒偷窥,或智能手机会被木马病毒“劫持”;(8)对广告等骚扰短信、尤其是诈骗短信,现有技术没有什么好办法,导致诈骗短信猖獗。
专利申请“一种对位密码系统及一种直接通信法及一种间接通信法”(201410211178.0)中:明文字符组Fvg对应Ac中的起始字符Ecbd、Ecbd对应专用密码字符组Xcih,从而Fvg被间接加密成密文字符组Fvg′(Fvg′=Xcih,或与Xcih相关);该对位密码系统A的主要发明内容是“对位”,例如,加密时,j必须与Fvg中的g,进行对位。
该对位能够抵抗重排、替换攻击;在其他手段的配合下,该对位能够抵抗删减攻击;由于A中的密码字符组是动态的(例如,Xcih被使用后,被A放弃),所以,该A能够抵抗重放攻击,并且,Ac以及A不容易被破解;所以,该对位密码系统不容易被破解,能够抵抗重排、替换、删减、重放攻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但是,所述对位加密产生的密文字符组Xcih,没有被隐藏,而出现在该发明所述半密文(L+Xcih)中,客观上为密码攻击者“破解密码表Ac以及A、攻击半密文(L+Xcih)”提供了可能或降低了难度。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背景技术,或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基于对位密码系统A的对称加密方法;例如,明文L被A I对位加密成至少2个密码字符Xcih后,在该2个及以上Xcih之间,进行数学运算,得到运算密码Mk(例如,Mk是一组数字),则L被A I对位加密成Mk;半密文(L+Mk)被传送给A II,A II对L进行确认(加密验证)。
因为,“所有的加密得到的的密码字符Xcih”的数量至少是2个,在此基础上,运算出Mk,所以,密码攻击者可看到L、Mk,但看不到所述Xcih(相当于该Xcih被隐藏),而难以“破解密码表和/或攻击半密文”。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对位密码系统的对称加密方法,其特征体现在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褚万青,未经褚万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81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窗清洁器
- 下一篇:基于置换矩阵的群隐私匹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