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区廊道桁架高空滑移吊装装置及其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17159.5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3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弋富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4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区 廊道 桁架 高空 滑移 吊装 装置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廊钢结构桁架安装吊运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山区廊道桁架高空滑移吊装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工业生产中原料输送是一道重要的工序,而大多数石灰石原料采矿区和水泥熟料生产线由于各自作业条件和所处的地域地形地势的不同,石灰石原料需通过架空廊道和遂道安装输送系统将原料输送至原料堆场。现有技术中,桁架安装吊运所需设备结构庞大、设备复杂,且不适宜在山区复杂地形的高空廊道安装施工,实际实施应用不方便,效率低,易延误工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可以减少施工占地、节约运输费用、施工效率高的山区廊道桁架高空滑移吊装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山区廊道桁架高空滑移吊装装置,包括安装于安装平台两端的支架,设置于安装平台顶部且由立柱构成的滑移框架,与所述滑移框架配合使用的滑索,以及牵引机构;在两根同端的所述立柱顶部安装有横梁,在所述横梁上靠近其与所述立柱的连接处设置有具有通孔的筋板,所述滑索穿过所述滑移框架两端顶部的筋板且两端头锚固于所述支架上,廊道桁架位于所述滑移框架内并由所述牵引机构牵引,通过安装在所述滑索上的动滑轮在所述滑索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架上的卷扬机,以及设置在另一个支架上的定滑轮,所述卷扬机的牵引索绕过所述定滑轮后连接在廊道桁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定滑轮居中设置,以使得所述卷扬机的牵引索与廊道桁架的中心线一致。
进一步的,在所述廊道桁架的两侧下弦端头设置有吊索,所述卷扬机的牵引索通过所述吊索牵引廊道桁架移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平台下部还设置有若干支撑立柱。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立柱通过缆风绳进行拉锚。
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平台上部每隔三米设置一根栏杆立柱。
进一步的,在所述滑移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施工人员内的安全绳。
进一步的,所述廊道桁架通过倒链葫芦与所述动滑轮连接。
上述一种山区廊道桁架高空滑移吊装装置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安装平台两端搭建支架的步骤;
(2)在安装平台顶部通过立柱搭建滑移框架的步骤;
(3)在滑移框架的顶部焊接筋板,将滑索穿过筋板且两端沿滑移方向拉锚固定在支架上的步骤;
(4)在支架上安装牵引机构的步骤;
(5)在安装平台上拼装廊道桁架的步骤;
(6)将廊道桁架分段成若干桁架单元;
(7)用倒链葫芦将桁架单元与滑索上的动滑轮连接的步骤;
(8)牵引机构连接桁架单元的步骤;
(9)人工配合牵引机构进行桁架单元连续滑移,直至桁架单元滑移至安装位置的步骤;
(10)重复执行步骤(7)~(9)将所有桁架单元滑移至安装位置;
(11)将桁架单元临时固定后进行对接组装构成完整的廊道桁架;
(12)将廊道桁架与预埋螺栓对准、安装固定的步骤。
本发明设计原理:依据网架安装方法中的滑移法安装原理,结合实际设计滑移系统中的滑索结构、牵引机构、安全系统。悬索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是受拉的悬索,在滑移过程中,廊道桁架的自重和水平牵引力主要由悬索和滑移框架承担;其中,悬索主要承载桁架的自重,临时支承门架主要抵御水平牵引力。为此,本发明通过减小悬索的垂度,增强滑移框架的刚度,提高钢索的拉力和滑移框架的稳定性。牵引机构主要是由卷扬机构成,通过定滑轮改变动力方向,牵引桁架滑移就位。由于廊道桁架采用非标准设计,其跨度、重量均不相等。滑移安装过程中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安全系统的控制采用现场实测实量,对滑移安装过程进行变形监测,并实时将变形数据与经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有效保证索引系统、临时支承门架的变形控制在范围值内,确保施工安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针对山区输送系统廊道钢桁架的特点,利用现有输送廊道平台制作完成,并采用“桁架制作安装逐榀推进”技术措施快速安装钢桁架技术,可以减少施工占地,节约运输倒费用。
(2)本发明针对山区复杂地形、运输材料、构件道路情况、工程工期进度情况,科学合理划分施工段,采用分段同时组织施工,从而有效地缩短了工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71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极端子、具有其的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和电池组
- 下一篇:新型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