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回水防臭地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16997.0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0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旭东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张阳阳 |
地址: | 0421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水 防臭 地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防回水防臭地漏装置,属于下水道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漏。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的卫生间、浴室、厨房等地面排水系统中经常会使用到地漏,一般的地漏大都是在地漏主体上盖有漏水盖,而污水管中的脏水馊了后,臭气很容易会从漏水盖上的孔中溢出,使屋内空间充满难闻的气味。现在也有些地漏运用弹簧底盖的结构,水流向下将底盖下压打开,水流流下进入污水管,等水流完后,底盖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堵住下水口,避免污水或臭气向上溢出,也有一些其他的结构同样能够挡住污水臭气,但是往往这些地漏防臭效果不明显,而且一旦零件损坏,就起不到隔臭的功能,必须马上更换新的地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回水防臭地漏装置,以弹性漏斗和弹簧式底盖相结合,污水只能向下流而不会上溢,隔臭效果好,其中一个零件损坏后,还可以继续使用,且维修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回水防臭地漏装置,包括本体、过滤盖、弹性漏斗和弹簧漏水器,本体上端活动安装有过滤盖,本体内的中部通过内外台阶配合依靠自身重力安装有凸型圆环且凸型圆环底部套有硅胶原料的弹性漏斗,所述弹性漏斗的下部出水处呈扁平状并弹性贴合密封,构成密闭隔臭结构,本体下端的出口安装有弹簧漏水器;
所述弹簧漏水器的上端为下水管,下水管的中间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通过上接板与下水管连接,所述上接板上设有流水间隙,所述弹簧的下端与底盖固定连接,所述底盖与下水管的下端出口相配合。
所述弹簧漏水器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本体下端。
所述的本体上部通过螺纹安装有配装件。
所述弹簧漏水器上端通过内外台阶的配合并依靠自身重力活动安装在本体下端,所述弹簧漏水器的底盖直径小于相应内台阶的内径;
所述的凸型圆环和弹簧漏水器均可通过本体中间内壁的内台阶。
所述的本体为倒圆台状上下敞口的筒体。
所述的过滤盖的上表面为下凹的圆弧形。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分别通过弹性漏斗与弹簧装置两种结构结合对地漏形成双重密封,不仅使水封及隔臭隔虫效果更好,而且,在一种结构零件损坏时,本发明也仍旧能继续使用;由于弹簧漏水器是通过自身重力活动安装在本体内部的,当其损坏后,可以直接单独更坏零件,降低了维修成本;本体设计为倒圆台状的上下敞口筒体,使其不管是更换弹性漏斗或弹簧漏水器,都可以直接手伸至下方操作更换,维修便捷;利用弹性漏斗的下部出水处弹性贴合密封作为密闭隔臭结构,有水流时可自动张开直冲,冲水速度快,无水流时自动恢复贴合,避免污水回流或臭虫上爬;过滤盖的上表面为下凹的圆弧形,可引导积水往地漏中心位置流,有利于积水顺利排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弹簧漏水器的上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本体,2为过滤盖,3为弹性漏斗,4为弹簧漏水器,5为下水管,6为弹簧,7为上接板,8为底盖,9为凸型圆环,10为配装件,11为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发明防回水防臭地漏装置,包括本体1、过滤盖2、弹性漏斗3和弹簧漏水器4,本体1上端活动安装有过滤盖2,本体1内的中部通过内外台阶配合依靠自身重力安装有凸型圆环9且凸型圆环9底部套有硅胶原料的弹性漏斗3,所述弹性漏斗3的下部出水处呈扁平状并弹性贴合密封,构成密闭隔臭结构,本体1下端的出口安装有弹簧漏水器4;
所述弹簧漏水器4的上端为下水管5,下水管5的中间安装有弹簧6,所述弹簧6上端通过上接板7与下水管5连接,所述上接板7上设有流水间隙,所述弹簧6的下端与底盖8固定连接,所述底盖8与下水管5的下端出口相配合。
所述弹簧漏水器4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本体1下端。
所述的本体1上部通过螺纹安装有配装件10。
所述弹簧漏水器4上端通过内外台阶的配合并依靠自身重力活动安装在本体1下端,所述弹簧漏水器4的底盖8直径小于相应内台阶的内径;
所述的凸型圆环9和弹簧漏水器4均可通过本体1中间内壁的内台阶。
所述的本体1为倒圆台状上下敞口的筒体。
所述的过滤盖2的上表面为下凹的圆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旭东,未经王旭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69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