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医用缝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14068.6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2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宣秀;张毅雪;史文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宣秀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B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医用 缝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医用缝合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标准缝合器械和技术同时对病人以及通过缝合针穿透外科医生的手套的穿孔事故的方式对外科医生存在重大风险,此类针刺事故不允许将病毒从病人传染到从业医生。在外科手术的背景下,在缝合期间意外刺穿病人的有机体的一部分可以称做穿孔事故,一种帮助避免这个问题,美国专利US2003/0045833A1提出一种外科镊,该申请中阐述的方案和其它外科镊的缺点是在外科缝针和附接至其的缝合线来缝合时组织受损。这是涉及脆弱组织的特定不利因素,在不造成组织损害的情况下难以将外科缝针穿过该脆弱组织。在外科镊中将在臂的外侧上的柔性材料放置在远离该臂的远端的位置需要将组织释放以便接收缝针。作为选择地,器械可以进一步推入伤口,由此增加损害组织和先前打结的缝合线的可能性。缝针穿孔事故可能发生的另一种情况是在微创手术期间当缝针的暴露尖头可能不慎刺穿或切割病人中的组织。而且在不确定的因素存在时,器材的材质受一定的限制。因此对缝合钳和新型医用缝合系统提出要求,在缝合前、期间、和之后将手套穿孔事故和其它类似的缝针穿孔事故并且优选组织损害的风险降到最低。现在手术中一般多使用穿线的缝针,而将线从针尾压入弹机孔的缝针,因常使线劈裂、易断,且对组织创伤较大,现已少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医用缝合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手术缝合器械安装使用不方便,容易对组织造成较大创伤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医用缝合系统,具体指一种用于储放和/或处置缝针接收器的夹头,其包括适于附连外科缝针的缝针接收器、带线手术缝合针、及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至少一个开口,其尺寸设计为用于插入并移除镊子的臂,并安排来允许当插入所述臂时将所述缝针接收器以及可选地带有缝合线的缝针附连到镊子的所述臂的远端或从器移除;所述新型医用缝合系统还包括用于识别所述夹头的状态为新的或已使用的指示器;
所述的新型医用缝合系统其与镊子结合,所述镊子包括在近端连接的第一臂和第二臂并限定所述第二臂之间的空间,该空间可以增加或减小,并且其中,所述缝针接收器附连在臂的所述远端在臂的所述末端的内侧、外侧和边侧;
所述的带线手术缝合针包括缝针、压冒、缝线;所述缝针划分为针尖、针体、针尾连接螺纹、针尾四部分,所述压冒和缝针通过针尾连接螺纹和压冒连接螺纹相连,缝线经由压冒上锥尾孔和针尾的内孔贯穿于针体内部;所述针体为弧形结构,针尾连接螺纹为外螺纹,在针尾的前端,针尾为剖分式结构,内部为空心式,剖分面之间有逐渐扩大的间隙,针尖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压冒分为压冒连接螺纹、锥尾两部分,压冒连接螺纹为内螺纹,锥尾为圆滑过渡锥形结构,锥尾中心部位为通孔结构,孔的直径大于缝线的直径,压冒的外圆柱面的长度短于针尾长度;
所述的指示器内置体温检测模块和电子病历模块,该体温检测模块由第一微处理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红外温度传感器、第一电源组成;
所述的红外温度传感器包括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温差热电堆放大电路、温度补偿及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主控电路、显示电路以及报警电路、体温校准模块;
所述的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温差热电堆放大电路以及温度补偿及放大电路相连,温差热电堆放大电路以及温度补偿及放大电路相连分别连接到AD转换电路,所述的AD转换电路为一个多路AD转换电路,AD转换电路与主控电路相连,主控电路与显示电路以及报警电路相连;所述的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采用热电堆红外温度传感器实现对体温信号和环境温度信号即温差热电堆微弱的电压信号和电热调节器的热敏电阻信号的非接触检测;
所述的体温校准模块包括红外体温监测设备、校准数据处理中心、测温设备、环境参数监测设备、环境参数监测系统、红外体温监测系统;其中:
(1)测温设备,用于采集耳道温度数据TO,并传输至校准数据处理中心;
(2)环境参数监测设备:用于采集环境相关信息,并将环境信息转化成电信号,传输至环境参数监测系统;
(3)环境参数监测系统,接收到采集到的电信号以后,通过数据处理,并换算成环境参数数据,并传输至校准数据处理中心;
(4)红外体表温度监测设备,用于采集步骤(1)中相同个体的体表红外信息,并将红外信息转化成电信号,传输至红外体温监测系统;
(5)红外体温监测系统,用于接收到红外体表温度监测设备传输过来的电信号,将电信号进行数据处理,换算成体表温度Ty传入校准数据处理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宣秀,未经周宣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40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吻合钉立体成型的钉砧及吻合钉成型方法
- 下一篇:弹性检测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