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冬季雷笋保温出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07583.1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5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沁旭竹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20 | 分类号: | A01G9/20;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3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冬季 保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雷笋出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冬季雷笋保温出笋方法。
背景技术
雷竹是我国一种优良笋用竹种,主要生长于浙江及长三角地区,具有出笋早、笋期长、笋味美,适应性强等特点,素有“笋用竹之王”的美称,具有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在所有的雷笋品种中,雷竹出笋最早,一般在三、四月份,即在清明节前后,即可培养出时令的雷雷笋供人们食用,此时,由于雷雷笋上市集中、产量大,市场供大于求,经济效益较低。
目前,在西南地区,由于气候原因,冬季新鲜雷笋更是一片空白,市场需求巨大。因此,找到一种适合西南地区气候,并且可提前上市的雷笋出笋方法,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以及推广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采用稻糠或类似物进行覆盖保温出笋,可有力解决冬季雷笋的生长速度慢,雷笋出笋周期长,经济效益低的雷笋出笋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冬季雷笋保温出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月,在已丰林的雷竹林,用稻糠或类似物进行平整覆盖;
在地表面与稻糠或类似物之间铺设电热管,并采用智能设备进行温度控制;
12月至次年3月进行雷笋采挖。
所述稻糠或类似物具有优越的保温、保湿、保肥作用,本发明方法利用稻糠或类似物特点用于西南地区冬季雷笋的出笋,有力的解决了冬季雷笋在西南地区生长的温度要求。本发明在地表面与稻糠或类似物之间铺设电热管,并采用智能设备进行温度控制,可克服稻糠或类似物自然发热不足20天的缺陷,延长稻糠或类似物持续发热至4个月,从而形成雷笋生长最优温度环境,提高雷笋生长速度,缩短雷笋出笋时间,增加出笋效益。同时,可延长稻糠或类似物使用周期至4-5年,从而可降低出笋成本和劳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11月,在已丰林的雷竹林,用稻糠或类似物进行平整覆盖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11月,在已丰林的雷竹林,用稻糠或类似物进行平整覆盖,覆盖厚度为25-30公分。
进一步,所述在地表面与稻糠或类似物之间铺设电热管,并采用智能设备进行温度控制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在地表面与稻糠或类似物之间铺设电热管,且每条电热管间距在30-50公分,并成网状铺设,采用智能设备控制温度为22-30℃。本发明采用网状铺设电热管,控温快速、温度环境稳定,雷笋生长更加快速,产量可提高50%以上,并且雷笋品质好,口感脆。
进一步,所述12月至次年3月进行雷笋采挖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12月至次年3月,将长出稻糠或类似物表面小于5公分的雷笋进行采挖,本发明采用稻糠覆盖,可以使雷笋较长时间在适宜环境中生长,从而可避免雷笋被外界光线、温度等因素影响,使雷笋纤维增多,避免雷笋变硬、变绿,从而降低雷笋口感的不利影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无污染;
2.生长速度快,出笋时间短,口感好;
3.适合西南地区推广,经济效益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冬季雷笋保温出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月,在已丰林的雷竹林,用稻糠或类似物进行平整覆盖;
在地表面与稻糠或类似物之间铺设电热管,并采用智能设备进行温度控制;
12月至次年3月进行雷笋采挖。
所述稻糠或类似物具有优越的保温、保湿、保肥作用,本发明方法利用稻糠或类似物特点用于西南地区冬季雷笋的出笋,有力的解决了冬季雷笋在西南地区生长的温度要求。在稻糠或类似物中铺设电热管,并采用智能设备进行温度控制,可形成雷笋生长最优温度环境,从而提高雷笋生长速度,缩短雷笋出笋时间,增加出笋效益。稻糠或类似物需一年更换一次,以确保其保温效果,当稻糠或类似物中铺设电热管后,可延长稻糠或类似物使用周期至4-5年,从而可降低出笋成本和劳动量。
实施例1:
11月,在已丰林的雷竹林,用稻糠或类似物进行平整覆盖,覆盖厚度为25公分。在地表面与稻糠或类似物之间铺设电热管,且每条电热管间距在30-50公分,并成网状铺设,采用智能设备控制温度为22-30℃。12月至次年3月,将长出稻糠或类似物表面小于5公分的雷笋进行采挖。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沁旭竹笋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沁旭竹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75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