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线莲种苗的扩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93266.9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0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高蕴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凤谷生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徐永雷 |
地址: | 21409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线莲 种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线莲种苗的扩繁方法,属于金线莲种苗高效扩繁育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线莲(Anoecthilus roxburghii)为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为金线兰、金丝草、树草莲、金线虎头蕉等。通常生长在荫蔽阔叶林下的肥沃腐叶土中,是我国传统的珍贵药材,有清凉解毒、滋阴降火、消炎止痛的功效,且无毒副作用,在民间素有“药王”的美誉。金线莲株高8~20cm,株型小巧,叶型优美,叶脉金黄色、呈网状排列,又是观赏价值极高的室内观叶珍品。随着信息社会的日益发达,金线莲的功效被越来越多的医学家们的认可和推崇。但是金线莲种子微小,胚发育不完全,在自然条件下极难出芽,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生长缓慢,天然产量极低。若以分根或扦插繁殖,则耗时长且繁殖系数低,而且金线莲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生变化,野生资源锐减,加之长期采挖,种质资源稀缺,已濒临灭绝,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目前福建台湾等地虽有一批专业种植户涌现,但是其栽培种植工艺保守,导致金线莲培育效率低下,产量无法满足国内需求。目前在江浙地带,金线莲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巨大的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利益驱动下,产生了一些非正常的金线莲育苗手段,导致金线莲产品更加良莠不齐。
应用植物组培快繁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金线莲种苗短缺的现象,有关金线莲的快速繁殖技术国内多有报道。但是现有的应用植物组培的方法生产金线莲种苗,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且培养周期长,种苗质量不高,仍不能满足药农的需求。另外在中国专利文献CN101213942A中披露了一种药用金线莲组织培养一步成苗快速繁殖方法,但是培养时间过长,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金线莲种苗的扩繁方法,该扩繁方法步骤简单,生产周期与传统工艺相比大幅减短,成本也降低,对环境友好,适合工业化生产,既能够大幅度提高金线莲的种苗培育效率,又可以提高整个市场金线莲产品的质量。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金线莲种苗的扩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外植体的培养和接种:挑选高度为7~10cm、带有4~6片叶、具有3~4节间的成年金线莲原种植株,在至少连续三个太阳照射之后的晴天,采集整株植株作为外植体,先用碱性清洁剂清洗,再用清水反复冲洗至无泡沫为止;然后将外植体灭菌,灭菌后无菌切去叶片、顶芽和根须,切1~2节间为一段,接种到J1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诱导休眠芽生长,诱导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3000~5000Lx,光照时间16~18小时/天,温度22~28℃,培养时间35~45天;休眠芽诱导成功后,挑选强壮的植株作为扩繁种苗;
(2)通过摇床进行高效率扩繁:将扩繁种苗移入到J2液体培养基中,放置于摇床上进行第一次继代培养,第一次继代培养条件为:摇床光照强度3000~5000Lx,温度22~28℃,摇动频率95次/分钟,培养时间20天;第一次继代培养获得扩繁比率为1:(20~30)的胚芽体,然后将胚芽体切分为2~3个主苗,发芽较多的主苗留在摇床上用新的J2液体培养基继续培育新芽,进行第二次的继代培养,其余主苗移入J1固体培养基作种植前期培养;
(3)固体培养基内生长培养:移入J1固体培养基中的主苗作种植前期培养,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3000~5000Lx,光照时间16~18小时/天,温度22~28℃;每35天继代培养1次,每次继代培养时都有一部分主苗长成3~5cm高的成熟种苗,成熟种苗移入J3固体培养基作生根培养;其余主苗继续在J1固体培养基中进行生长培养;
(4)固体培养基内生根培养:移入J3固体培养基中的成熟种苗作生根培养,培养条件与步骤3中生长培养条件相同或直接连瓶移入种植大棚苗床上培养,培养35~45天即可见生出大量根须,此时便可开始炼苗;
(5)炼苗及种植:将生出大量根须的成熟种苗放置于种植大棚苗床上,每天打开瓶盖1~2次,过10~15天后取出,将培养基洗净,即可进行种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外植体灭菌的方法为:在超净工作台范围内,先将冲洗干净的外植体泡在50%(w/v)乙醇溶液中浸润5秒,然后迅速捞出,放在0.1%(w/v)升汞溶液中浸泡12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至少3遍后,控干水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凤谷生物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凤谷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3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有环形膨胀套的防腐组件
- 下一篇:一种防治梨树腐烂病复配药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