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正用笔无效
申请号: | 201510489499.1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9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 |
主分类号: | B43K29/05 | 分类号: | B43K29/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尹锋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正 用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办公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修正用笔。
背景技术
当前,由于市面上的各类记号笔、签字笔都仅用于做记号、写字或者记录,相对来说功能较为单一,当人们在使用上述笔的过程中出现多写或笔误时,则需要利用第三方的修正或改正工具,如橡皮、修正液或修改贴纸对笔误的地方进行修改。而利用第三方进行修改或修正的过程则不免影响效率,尤其是,当第三方的修正或改正工具并不在人们触手可及的地方时,对于效率的影响则更为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修正用笔,使其能够实现不依赖第三方的修正或修改工具消除错误笔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修正用笔,包括:由内空腔体和外空腔体构成的笔筒,所述内空腔体位于所述外空腔体内侧;所述内空腔体内设置有笔芯,所述外空腔体内填装有修正液;所述笔筒的另一端处设置有环形部件,所述环形部件的内环为中空与所述内空腔体导通,外环为设置有空隙的实体,所述空隙与所述外空腔体导通;所述笔头为双层锥形体,连接于所述笔筒的一端,所述笔芯的出墨端部分由所述双层锥形体的内层导出至所述笔筒的外侧,所述修正液通过所述双层锥形体的外层导出至所述笔筒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双层锥形体的大口径一端与所述笔筒连接;
优选的,所述双层锥形体的大口径处的外层上设置有隔板;
优选的,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部件上的所述空隙交错的通孔,所述通孔通过所述笔头或笔筒的旋转与所述空隙重合导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双层锥形体的小口径一端的外层端口,导出所述修正液;
优选的,所述双层锥形体的小口径一端的内层端口,使所述笔芯的出墨端延伸至所述笔筒外侧。
优选的,所述空隙与所述通孔的形状一致。
优选的,所述空隙和所述通孔形状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笔筒与所述笔头的内侧分别设置相咬合的螺纹部件。
优选的,所述笔头外侧还设置有对应的笔套。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修正用笔,该修正用笔通过在内空腔和外空腔连接构成的笔筒中,分别填装修正液和笔芯,并由连接于笔筒一端的所述双层锥形体的笔头,其所述双层锥形体的内层将所述笔芯的出墨端部分导出至所述笔筒的外侧,所述双层锥形体的外层将所述修正液导出至所述笔筒的外侧。实现笔头在不同应用时延伸出笔芯,或者导出修正液。通过本发明所公开的修正用笔的设置,在使用该多功能用笔的过程中能够不利用第三方修改或改正的工具,实现对当前使用该修正用笔时出现笔误或者错误笔记时,快速且便捷的消除笔误或错误笔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下述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修正用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修正用笔中环形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修正用笔中笔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修正用笔的整体布局图,该修正用笔主要包括:笔筒3,笔芯4,笔头5,环形部件(图中未示出)和修正液6。
所述笔筒3由内空腔体1和外空腔体2构成。
所述内空腔体1内设置有笔芯4,所述外空腔体2内填装有修正液6。
所述笔筒3的一端处设置有环形部件,所述环形部件的内环为中空与所述内空腔体1导通,外环为设置有空隙的实体,所述空隙与所述外空腔体2导通。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笔头5为双层锥形体,连接于所述笔筒3的一端,所述笔芯4的出墨端部分由所述双层锥形体的内层54导出至所述笔筒3的外侧,所述修正液6通过所述双层锥形体的外层55导出至所述笔筒3的外侧。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修正用笔中的环形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环形部件由内环23和外环22构成。
所述环形部件的内环23为中空结构,所述环形部件的外环22为设置有空隙21的实体。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修正用笔的笔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笔头为双层锥形体,所述双层锥形体的大口径51一端与所述笔筒3连接;
所述双层锥形体的大口径51处的外层55上设置有隔板52,所述隔板52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部件上的所述空隙交错的通孔53,所述通孔53通过所述笔头或笔筒的旋转与所述空隙重合并导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未经李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94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液体折射率测定仪
- 下一篇:一种职业教育学课程使用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