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斑岩型矿床的“似三角”模型遥感线环构造找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88519.3 | 申请日: | 2015-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7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娜;唐菊兴;汪重午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4 | 代理人: | 赵正寅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斑岩 矿床 三角 模型 遥感 构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斑岩型矿床的“似三角”模型遥感线环构造找矿方法,属于矿床勘探领域。
背景技术
成矿作用与地质构造作用及区域构造型式的形成与演化具有密切的成因关系。1)地质构造对矿床形成具有控制意义。大型断裂构造与褶皱构造直接控制着矿床(如热液矿床)形成与分布,它们为成矿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成矿物质运移通道与聚集场所。2)地质构造的出现促进了先成矿床(矿体)再富集与再就位。构造应力作用与其它地质因素(热动力、地质流体等)的结合,赋予初步富集的成矿物质较高的活化能并发生进一步的活化作用,同时向着更加稳定的构造部位迁移和进一步富集和再就位。3)地质构造的出现使得先成矿床(矿体)贫化或破坏。
遥感技术为地质构造特征的发现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利用该技术可以很容易的追踪到地壳运动过程中所留下的各种行迹。遥感构造找矿,就是利用遥感技术建立线-环构造特征解译标志,根据影像特征的不同从中提取地质构造特征,并通过构造特征与其他相关地质资料的相互考证来圈定成矿靶区的技术方法。
遥感找矿是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采用遥感技术提取构造信息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地质学角度入手,将遥感解译构造作为辅助信息简单叠加在化探异常、物探异常等多元信息上,通过地质分析总结成矿规律从而划分远景区;另一类则偏向数学地质角度,基于空间统计理论,计算遥感构造特征的密度、方位角、分维数等信息,通过空间分析获取找矿远景区,通常这两类方法可以相互结合使用。
现有技术解译出的构造信息针对于实际的找矿工作意义并不十分巨大,主要停留在一种“就矿找矿”的阶段,对成矿的作用基本“一视同仁”。没能够针对不同矿床类型,从实际的地质角度去考虑构造组合特征的真实意义和作用。在地质找矿实践中,一般遥感解译构造并不作为成矿作用的充要条件,特别对于中、小比例尺的成矿远景区确定靶区时,这种不对应性更为明显,因而利用现有的遥感构造模型进行找矿实践其预测是宏观的、不确定的。通常遥感找矿确定的远景区目标区域面积也十分巨大,对下一步真正开展的详查工作指导性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斑岩型矿床的“似三角”模型遥感线环构造找矿方法,主要解决利用现有的遥感构造模型进行找矿实践其预测是宏观的、不确定的,通过现有方法确定的远景区范围大,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基于现有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出一种中、大型比例尺下的新型遥感构造找矿模型用于成矿靶区的圈定,找矿目标主要为斑岩型矿床。本发明相对于传统技术能进一步圈定靶区,降低预测的宏观性,并对隐伏斑岩型矿床的发现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本发明认为,地质构造运动所留下的各种行迹能够反映不同地质年代下的构造应力特征,如表现出特定的组合特征,那一定是一些地质运动/成矿作用的真实写照,因此对遥感解译线环构造组合模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找矿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斑岩型矿床的“似三角”模型遥感线环构造找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遥感数据进行增强处理,解译获得区域线环构造特征;
S2、将区域线环构造特征进行筛选,选择具有线性特征的线性构造和具有环形特征的环形构造;
S3、从地理分布位置上将筛选出的线环构造与“似三角”模型进行关系对比,确定出与断裂构造的三角圈闭特征和内部环形构造形成的一种“似三角”特征的线环关系,并将这种满足“似三角”模型的地理分布位置关系的线环三角特征展布在图中;
S4、根据高光谱蚀变矿物分布变化特征厘定可能成矿的矿床类型,判定步骤S3所展布在图中的区域是否为斑岩型矿床;
S5、在确定为斑岩型矿床的前提下,选择“似三角”模型的三角形顶点、三角形与环形相切和相割的位置作为找矿的目标区域。
具体地,所述步骤S1中,遥感数据为中大比例尺遥感影像资料,并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辅助处理的方法获得区域线环构造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具有线性特征的线性构造包括各类型、规模的断层,具有环形特征的环形构造包括古火山结构、环形侵入体构造、穹窿以及一些不明原因但具有粗糙纹理特征的环形构造。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斑岩型矿床的判定方法为:判断蚀变分布特征是否具有斑岩型矿床的典型特征,以及是否具有斑岩型矿床的典型蚀变矿物,若是,则为斑岩型矿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解决了遥感找矿的不确定性问题,对于斑岩型矿床成矿的线环构造关系进行了厘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85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