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耘机动型污染水体治理与修复系统及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86344.2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6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郝新浦;郝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爽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02 | 代理人: | 郭百涛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 污染 水体 治理 修复 系统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染水体治理与修复系统及构建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耘机动型污染水体治理与修复系统及构建方法,属于环境保护领域中的污水处理治理与修复领域。
背景技术
水体污染可分为外源和内源污染,外源污染主要包括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如工业生产排出的污水、城镇生活污水,农业生产农药、化肥经雨水冲入水体等。当外源污染被有效的控制后,沉积在水体底部的污染物仍然在逐步释放而导致水体污染持续、水质恶化。然而目前国内外环保领域对水体沉积污染物处理的方法就是把水抽干、人工清除淤泥,专业术语称其为“清淤疏浚法”,这一方法不仅费用高、费时费力,而且极易造成二次污染。这一方法对大流域水体如湖泊、水库的沉积污染物根本无法实施。
水体内源沉积污染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与控制,任其发展下去,其必将会波及威胁到城镇自来水厂水源地水质的安全,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亟需研发出适应于水体内源沉积污染治理,并且成本低、效率高的气耘机动型污染水体沉积污染治理与修复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供一种气耘机动型污染水体治理与修复系统,本发明以空气压缩风机产生的压力空气为动力,通过输送管道将高压风经空气螺旋推流器对水底沉积物质进行空气耕耘,以实施对污染水体沉积污染物的复氧氧化分解、搅动、冲洗,为水体中的微生物、水生动物、底栖动物、充分降解、消耗有机物、营养盐创造条件,同时高压风对水底冲击的反作用力使气耘装置向前行进。
本发明还提供该系统的构建方法。气耘机动型沉积污染治理装置是一项节能环保型且对污染水体沉积污染治理范围广、水体垂直立面接触更全面、不留死角更彻底的创新技术,运行成本低、效果好、实用性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气耘机动型污染水体治理与修复系统,包括有载体、机动操控单元、气耘装置单元和生物菌膜滤装置,其所述的载体是用钢材或玻璃钢材料制成的可飘浮水上的船型载体,载体分为船头和船身两个功能区,两个功能区由牵引柱连接,船头功能区设置机动操控单元,船身功能区设置气耘装置单元,所述的机动操控单元包括有操控驾驶仓、控制装置及水下探测装置,控制装置安装在操控驾驶仓內,水下探测装置通过数据线与安装在操控台上的监控视频和操控装置连接;所述的气耘装置单元包括有动力装置、空气压缩风机、空气螺旋推流器、空气输送管道和摇控自行升降式空气推流调节框架,其中空气压缩风机出风管道固定在摇控自行升降式空气推流调节框架上与空气螺旋推流器连接;所述的生物菌膜滤装置是在气耘装置单元载体下面的紧固件上固定生物填料支架,填料支架上悬挂生物填料,构成生物菌膜滤网体。
本发明的气耘机动型污染水体治理与修复系统,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动力装置为自发电动力及传动装置;包括:柴油机发电,太阳光伏发电,蓄电瓶等以及汽、柴油机传动装置等
本发明的气耘机动型污染水体治理与修复系统,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的气耘装置单元载体两边外侧每隔两米处安装一个摇控自行电动升降固定器,该固定器工作指令由水下探头成像数据与升降框架和水底之间距离的传感器调控。
本发明的气耘机动型污染水体治理与修复系统,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的摇控自行升降式空气推流调节框架采用槽钢和角钢制作成一个水平框架,框架周边每隔两米处固定一根升降导杆与载体上的电动升降固定器连接,在框架上安装距离调控传感器。
本发明的气耘机动型污染水体治理与修复系统,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的空气螺旋推流器是由进气腔体、螺旋导流槽、微孔喷嘴、推流器螺纹固定柱组成,空气螺旋推流器安装在空气输送管道侧下方与底面构成向下35度夹角。
本发明的气耘机动型污染水体治理与修复系统,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的气耘机动型污染水体治理与修复系统除了采用自行机动航行外,还可以采用拖船牵引的方式进行处理。
本发明上述的气耘机动型污染水体治理与修复系统的构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按照污染水体体量的大小、水深等水文地质条件,计算出采用处理装置的总重量及机动载体需要承载的浮力,设计船型载体的几何尺寸方案图;
第二步、构建机动操控单元、气耘装置单元载体功能区:依照船型载体设计图纸,采用钢材或玻璃钢材料制作出船型的两个功能区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爽,未经郝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63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