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消音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77021.7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4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神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1/10;F01N3/0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消音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消音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消音器是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的气流通道上或者进气系统、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音的装置。主要用于降低机动车的发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其原理是汽车排气管由两个长度不同的管道构成,这两个管道先分开再交汇,由于这两个管道的的长度差值等于汽车所发出的声波的波长的一半,使得两列声波在叠加时发生干涉相互抵消而减弱声强,使传过来的声音减小,从而起到消音的效果。汽车消音器能够阻挡声波的传播,并且允许气流通过,是控制噪音的有效工具。现有的消音器其体内压力容易过高,排气阻力大,降低了消声的效果,并大大降低了消音器工作的可靠性,现有的消声器,多采用内消音的形式,消音器的金属外壳无吸音层,消音效果较差,并且气流中的污染物难以得到有效的过滤,空气难以快速排出。当前为抑制高压气流排放引起的环境噪声,消声器大多采用阻抗复合型消声原理。既能有效衰减排气噪声,又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不影响发动机的输出功率,通常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封闭的壳体,并由两块孔板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具有扩张作用和共鸣作用的腔室,这种结构的汽车消声器消声效果尚不够好,特别是对于高频噪音的衰减作用并不明显,并且由于结构复杂、重量大、高温氧化吸声填料,高速气流冲击吸声填料,水气渗透吸声填料等原因,造成消声器排气速度慢、消声效果差,使用寿命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消音器,本发明在各个分流管之间设置有横消音板,增强了消音的效果,气体通过分流管进入到吸音层,吸音层具有过滤气体内的杂质与消音的作用,吸音层与分流管之间还设置有消音板,消音板上设置有消音孔,可以降低消音其中的气体压力,提高了消音的效果,最后气体通过出气口排出。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增强了消除噪音的性能,气流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挤压板进行挤压,再通过分流腔与分流管排出,从而达到快速排放和系统过滤,排气阻力小,提高了废气输出通道的畅通,提高了消音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消音器,包括:进气口、导流器、第一挤压板、第一消音腔、第一隔音板、第二消音腔、第二挤压板、第二隔音板、分流腔、消音器外壳、消音器本体、第一分流管、第一横消音板、第二分流管、第二横消音板、第三分流管、消音板、消音孔、吸音层与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消音器本体一侧,所述消音器本体外设置有消音器外壳,所述消音器外壳内设置有第一消音腔,所述第一消音腔内设置有第一挤压板,所述第一挤压板一侧设置有第一隔音板,所述第一隔音板一侧设置有第二消音腔,所述第二消音腔内设置有第二挤压板,所述第二挤压板一侧设置有第二隔音板,所述第二隔音板一侧设置有分流腔,所述分流腔与所述第二隔音板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分流腔一侧设置有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一侧与所述分流腔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流管下端设置有第一横消音板,所述第一横消音板一侧与所述分流腔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消音板下端设置有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一侧与所述分流腔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流管下端设置有第二横消音板,所述第二横消音板一侧与所述分流腔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消音板下端设置有第三分流管,所述第三分流管一侧与所述分流腔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分流管另一侧设置有消音板,所述消音板一侧设置有吸音层,所述吸音层一侧设置有出气口。
进一步,所述进气口上设置有导流器。
进一步,所述消音板上设置有消音孔。
进一步,所述吸音层的材质为岩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神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神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70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顶开窗的中冷器内置紊流片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及其阻火装置